地名:河口鎮 | 隸屬:湘潭縣 |
區劃代碼:430321105 | 代碼前6位:430321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C |
長途區號:0731 | 郵政編碼:411100 |
轄區面積:約93.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8萬人 |
人口密度:約3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街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新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紅陶村 | ~237 | 村莊 | 紅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石楓村 | ~238 | 村莊 | 石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古星村 | ~239 | 村莊 | 古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京村 | ~240 | 村莊 | 西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石泉村 | ~241 | 村莊 | 石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涓水村 | ~242 | 村莊 | 涓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卓江村 | ~243 | 村莊 | 卓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沿江村 | ~244 | 鎮中心區 | 沿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富民村 | ~245 | 鎮中心區 | 富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先豐橋村 | ~246 | 村莊 | 先豐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宏興村 | ~247 | 村莊 | 宏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蓮托村 | ~248 | 村莊 | 蓮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紫楊村 | ~249 | 鎮中心區 | 紫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華中村 | ~250 | 村莊 | 華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華村 | ~251 | 村莊 | 三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上桐村 | ~252 | 村莊 | 上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境內漣水河與涓水河在此匯入湘江,故此得名湘河口。簡稱河口。
基本介紹:
湘潭縣轄鎮。1953年置河口鄉,1958年屬鋼鐵公社,1961年改河口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3公里,面積93.9平方公里,人口4.3萬。107國道和潭花公路貫穿鎮境。鎮政府駐雙槽門。轄齊力、河口、月形、先進、楓樹沖、雙板橋、中灣、白米、太和、三聯、山湖、古塘橋、易佳壩、京竹山、大壩、新新、西林、青石沖、董泉、楓樹、石灣、林泉、桐家壩、上星橋、柴塘、楊基、蘆花、高司、紅旗、天白、雙江口、沙泉、陶侖、蓮砵、友余35個村委會和新街居委會。鄉鎮企業有農業機械、水泥電桿等廠。農業主產稻谷、湘蓮,兼產鮮魚、生豬、木材。
文化旅游:
古塘橋越人墓春秋墓葬。位于湘潭縣河口鎮楓樹村黃狗洞山頭。1975年11月省博物館考古學者發掘。墓長3.2米,寬0.8米,比例為4:1,是典型的越人墓葬特點。墓一側有壁龕,墓底呈凹窩形。墓底正
歷史沿革:
明代時期,屬縣上七十七都懷德鄉。
清代時期,屬縣十都。
民國初期,屬縣南鄉南二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縣第五區曉霞鄉。
1952年,第七區始設湘河鄉。
1953年5月,湘河鄉更名河口鄉。
1956年6月,河口鄉并入雙板橋鄉。
1958年9月,并入古塘橋鎮、古塘橋鄉、楊嘉橋鄉成立鋼鐵人民公社。
1968年12月,從鋼鐵人民公社析出成立河口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河口人民公社改河口鄉人民政府。
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