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永樂鎮 | 隸屬:融水縣 |
區劃代碼:450225106 | 代碼前6位:450225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B |
長途區號:0772 | 郵政編碼:545000 |
轄區面積:約2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萬人 |
人口密度:約7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興隆村 | ~201 | 村莊 | 興隆屯,原名“晚賴”,當地五色話意指村子地勢低矮,后人認為此名不雅,1949年以“興旺發達”之意改稱“興隆”。…[詳細] |
四莫村 | ~202 | 村莊 | 四莫村,因村子最初由莫姓較多的小莫、西寨、川山、平地4自然村組成,故名。…[詳細] |
下覃村 | ~203 | 鎮中心區 | 下覃屯原分姚家、覃家村2自然村,因覃家村地勢比姚家村低,故名。…[詳細] |
東陽村 | ~204 | 村莊 | 東陽屯,其坐東向西,村民多為楊姓,“楊”與“陽”同音,故名。…[詳細] |
榮山村 | ~205 | 村莊 | 榮山村,因境內有座榮山寺,以寺廟名為村名。…[詳細] |
北高村 | ~206 | 村莊 | 北高屯,因位置偏北,地勢較別村高,故名。…[詳細] |
洛西村 | ~207 | 村莊 | 洛西屯,因村坐落在永樂鄉最西邊,“洛”與“落”同音,故名。…[詳細] |
毛潭村 | ~208 | 村莊 | 毛潭(今分東毛潭、西毛潭2屯),因村位于水潭邊,且毛姓村民居多,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永樂街道,原名落鷹寨,后逐漸更名為“樂用”,民國時設鄉取名永樂,取永享太平康樂之意。
基本介紹:
永樂鎮位于融水苗族自治縣西部,地處低山丘陵地帶,東與和睦鎮,南與羅城縣小長安鎮,西與羅城縣黃金鄉,西北與羅城縣龍岸鄉,北與融水鎮、四榮鄉交界。鄉政府駐永樂街,距縣城15公里。總面積2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59公頃,其中水田1979公頃。轄8個村民委,97個自然屯,年末總人口27760人,其中農業人口26771人。該鄉為全縣的糧食和蔗糖生產基地之一,2003年農作物播種面積6407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115公頃、產量13332.15噸。2003/2004榨季種蔗2136.66公頃,進廠原料蔗10.73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718元,財政收入創歷史新高,達350萬元。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得到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永樂鎮人口數量為1.6萬人,位列融水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
歷史沿革:
清朝初期,永樂街道境域屬敘永廳北一屯樂榮里二甲。
民國時期,設永樂鄉。
1952年,設十二區。
1955年,撤區與麻柳鄉合并。
1956年,龍井、兩河2鄉并入。
1961年,復分為3公社。
1992年,與龍井、雙溪、水落3鄉合并為永樂鎮。
2020年6月8日,撤銷永樂鎮,設立永樂街道,以原永樂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永樂街道的行政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