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塘鎮 | 隸屬:溫嶺市 |
區劃代碼:331081105 | 代碼前6位:3310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J |
長途區號:0576 | 郵政編碼:318000 |
轄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89萬人 |
人口密度:約39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3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海山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海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粗沙頭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粗沙頭村位于石塘鎮北部沿海,西臨淋石線公路,緊靠車石隧道及碼頭,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區域優勢得天獨厚,地域面積0.090平方公里,全村522戶,1467…[詳細] |
小沙頭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石塘鎮小沙頭村位于石塘鎮漁港內,漁港大壩連接小沙頭橫嶼島,村總面積0.372平方公里,由獅峰、新嶺、星煌、新沙四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組成,有686住…[詳細] |
前進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前進村位于老城區中心,交通十分方便,地理位置優越。常住人口1592人,外來人口162多人,有562戶,村部綜合樓設施完整,五中心建設標準。村兩委成員9…[詳細] |
中山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中山村地處老石塘城區的中心,是2000年曙光的首照地,是一個漁商結合的村居,全村487戶,1295人。2007年經濟總產值9020萬元,人均收入0.9…[詳細] |
新村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新村村位于老石塘西北緊靠鳳山公園山腳下,千年曙光碑就坐落在的轄區元龍岙,地域面積0.093平方公里,現有村民499戶,1386人。村黨總支下轄1個黨支…[詳細] |
中心村 | ~213 | 鎮中心區 | 中心村位于石塘鎮南部,地域面積10.91公頃,現有村民478戶1332人,黨員30人(外出8人,其0海5人),村民小組村民代表46人,村兩委班子9人,…[詳細] |
海濱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石塘鎮海濱村地處陽光鎮西南邊碼頭,面朝歷史悠久的石塘漁港,素有“石華海月”之稱。全村518戶共1502人,有漁船34艘、加工企業2家、超市2家、銀行1…[詳細] |
金星村 | ~224 | 鎮鄉結合區 | 金星村位于石塘鎮中心地帶,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現有村民633戶1968人。村黨總支下轄1個黨支部,黨員62人。村黨支部人數6人,村民委員會人數5人…[詳細] |
鹽北村 | ~226 | 鎮鄉結合區 | 鹽北村隸屬溫嶺市石塘鎮,位于石塘鎮北大門淋石路邊,全村戶籍常住人口1440人,外來人口58人,分21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52畝。全村經濟年總收入39…[詳細] |
后沙村 | ~227 | 村莊 | 后沙村位于石塘鎮中心地帶,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25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民612戶1965人,黨員45人。村支委會成員5人,村民委員會成…[詳細] |
興建村 | ~228 | 鎮中心區 | 興建村地處石塘半島西南沿海,有594戶,1617人,14個村民代表小組,正式黨員53人,村民代表54人,全村生產漁船21艘,村集體經濟收入一般,主要來…[詳細] |
里箬村 | ~229 | 鎮鄉結合區 | 里箬村位于溫嶺市東南海濱,原屬箬山鎮,后并入石塘鎮。里箬東西北三面懸海,以地處箬山內側,并相對其南之外箬而言里箬,又名內箬。村內房屋依山而建,是一個半…[詳細] |
東興村 | ~230 | 鎮鄉結合區 | 東興村位于石塘鎮西南部,是全鎮58個行政村中人口最多的村,全村戶籍人口2080人,共730戶。村兩委委員9人,黨員65人,村民代表50人,漁船9艘。東…[詳細] |
東山村 | ~231 | 鎮中心區 | 東山村地處石塘半島西南部,三面環海,面積約0.35平方公里,北接里箬村,南鄰東興、東海等村,東為打爿岙,西瀕海。原名為山頭頂,因地處小箬以東的山上,故…[詳細] |
東海村 | ~233 | 鎮中心區 | 東海村位于石塘鎮西南面,與東湖、勝海村相連,村域面積約0.5平方公里,村莊面積0.131平方公里,村民多于漁業為生,全村422戶,1238人,黨員58…[詳細] |
東濱村 | ~245 | 鎮鄉結合區 | 東濱村地處石塘半島西部海岸——楊柳坑島,三面環海,地域面積約517000平方(775畝)。有居民569戶,戶籍人口1778人,正式黨員46人,預備黨員…[詳細] |
紅巖村 | ~249 | 鎮鄉結合區 | 紅巖村座落在石塘鎮東部,村莊面積0.28平方公里,全村總人口為1358人,村兩委9人,黨員39人,漁船41艘,共有工業企業2家。交通便利、空氣優雅、冬…[詳細] |
隔海村 | ~250 | 村莊 | 隔海村位于石塘鎮東南,村域面積近1平方公里,村莊面積0.4平方公里,全村1620人,548戶,黨員55人,漁船30艘。是個四面環海的小島漁村,與沙頭、…[詳細] |
紅旗村 | ~254 | 鎮鄉結合區 | 紅旗村位于石塘鎮釣浜片東北部,并與紅衛村和紅巖村相毗鄰,三面環山,東面臨大海,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現有戶數590戶、村民1802人。村有1個黨支部,黨…[詳細] |
高巖村 | ~257 | 鎮鄉結合區 | 高巖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南臨釣浜,西接石林公路,術語半島型純漁業村,全村戶籍人口1969人,619戶,黨員39人。村域面積0.8平方公里。村所轄釣浜浴…[詳細] |
楊柳新村 | ~260 | 鎮鄉結合區 | 楊柳新村位于石塘鎮西北,西鄰隘頑灣,三面環海,環境優美,地域面積0.32平方公里,2011年5月經溫嶺市人民政府批準,有原來后山村,山頭村,楊柳村合并…[詳細] |
金沙村 | ~261 | 村莊 | 位于原車關村,沙質金黃細膩,故名金沙灘,2018年車關村、捕嶼村、新遠景村三村合并,村以著名旅游景點金沙灘得名。…[詳細] |
海利村 | ~262 | 村莊 | 面朝石塘金沙灘,村內200多間石屋依山而建,呈現“層層石屋魚鱗疊、半依山腰半海濱”的迷人風采,村以以“陽光溫嶺、石屋文化”為主題,且村民多以出海打漁為…[詳細] |
吉祥村 | ~263 | 鎮中心區 | 出自《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寓意新村合并,村民生活吉祥如意,走向康莊大道,故名。…[詳細] |
黃坭新村 | ~264 | 鎮中心區 | 由大黃泥村、小黃泥村合并成立,寓意兩村合并為新時代起點,新村新氣象,故名。…[詳細] |
曙光村 | ~265 | 鎮中心區 | 位于石塘鎮東端呈半島港灣型漁業村,它是新千年第一縷曙光首照地,故名曙光村。…[詳細] |
港岙村 | ~266 | 鎮中心區 | 原桂岙村、慶豐村、長征村、長海村都鄰海而居,為海港漁村,且都位于山岙之中,故名。…[詳細] |
東港村 | ~267 | 鎮中心區 | 東角頭村、新東村兩村合并,兩村都有“東”字,又是溫嶺市著名漁港村,故名。…[詳細] |
海港村 | ~268 | 鎮中心區 | 位于海邊,有天然漁港,故名。三蒜村:1963年以前屬東角頭漁業大隊,后屬石塘漁業大隊;1983年分出建立三蒜村,稱石塘鎮三蒜村;前紅村:1951年土改…[詳細] |
寺基沙村 | ~269 | 村莊 | 據傳明朝萬歷年間,其地曾有一大寺院,僧眾三四百,后寺院被火,僅遺寺基,此處又多沙,故名。…[詳細] |
雙紅村 | ~270 | 村莊 | 永紅村、紅衛村合并,兩村各有一個“紅”字,故名。…[詳細] |
星升村 | ~271 | 村莊 | 由紅星村、高升村兩村合并合并而成,兩村各取一字組成新的村名,故名。…[詳細] |
東紅新村 | ~272 | 鎮中心區 | 由花岙村、水仙岙村兩村合并而成,歷史上本就是東紅大隊拆分而來,現兩村合并為新村,故名。…[詳細] |
蒼岙村 | ~273 | 鎮中心區 | 以海岙港口素有一個“打石倉”而得名。新峰村:1951年土改時期稱蒼岙鄉第1村;1956年合作化時稱箬山鄉新洋漁業社;1961年體制下放后稱箬山人民公社…[詳細] |
地名由來:
“石塘”之史起源于宋代。原為村名,因村前筑有石砌海塘得名。宋曾設石塘買撲酒坊。后擴展為島名。民國《臺州府志》卷四十八:“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獨砌以石,故即以全島總稱。”《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二:“石塘山,在縣東南六十里海中。嶼岙參錯,大山環峙。舊屬黃巖縣,居民甚眾。明初以倭寇犯境,徙居民于內地,此山遂墟。其相近有三女山,二石如柱,潮平則沒,舟行畏之。”光緒《太平縣志》卷一:“石塘山,在松門東南,綿延紆曲數十里,分上、中、下三段,有七十二岙。”民國時稱石塘鎮。
基本介紹:
溫嶺市轄鎮。1950年建石塘鎮,1958年改公社,1959年復置鎮,1992年上馬鄉4村并入。位于市境東南部,松門半島南端,由一個半島和十個島礁組成,山崖陡立,港灣深入,距市政府27.2公里。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3.8萬。林石公路貫通港口,建有國家一級漁港。轄流水坑、環海、海洋、粗沙、山沙頭、長征、長海、慶豐、桂岙、三蒜、前進、中山、新村、中心、海濱、新東、東角頭、前紅、捕嶼、新遠景、東關、三岙、四岙、五岙、金星、鹽南、鹽北、后沙28個村委會。盛產帶魚、黃魚、烏賊、蝦、蟹。鄉鎮企業有漁業機械修理廠、電器修配廠、針織廠、鮮活水產速凍廠等。水產品加工冷凍一條龍生產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產品遠銷日本、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石塘鎮位列第885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石塘鎮位列第873位。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石塘鎮上榜。
2022年4月,石塘鎮入選2022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2021年12月,石塘鎮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鄉鎮。
2021年10月,石塘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895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石塘鎮榜上有名。
2021年5月,石塘鎮被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文旅特色型)。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石塘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在溫嶺市東南瀕海處,為一古老漁村集鎮,舊稱石塘山,原為一海島。據《臺州府志》記載:“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獨砌以石,故即以為全島總稱。”石塘鎮西北以石塘山為屏,三面環海,具有旖旎的海濱風
陳和隆宅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石塘鎮里箬村金涯尾路39號西側。坐北朝南,為木石結構建筑群,占地面積約1143平方米。系清末當地大漁行主陳和隆所建。主入口大門設于東面,入大門,中間為石板路,建
粗沙頭村雙炮樓位于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粗沙頭村村部南側。據當地百姓所言,雙炮樓所在原為一個合院式建筑,為民國時期當地地主林班臣所建。雙炮樓建于東西廂房的兩側,與后門相連。抗戰時期,合院遭戰火焚
石塘陳宅位于溫嶺市石塘鎮,年代為清、民國。石塘陳宅,石塘古鎮最具代表性的石屋建族群。石塘陳宅原名陳和隆舊宅,系清末當地大漁行主陳和隆所建,可以說是里箬村里最豪華的宅第了。據《瑯玝陳氏族譜.陳
桂岙天后宮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石塘鎮桂岙村麒麟山東南麓。據百姓所言,桂岙天后宮始建于明,現存建筑為清光緒時修建。天后宮由大門、戲臺、東西廂房及正殿組成,中軸對稱,結構完整,小巧而精致。大門
歷史沿革:
轄區宋元時屬黃巖縣第66都。
清雍正間劃歸玉環,乾隆60年后歸太平(今溫嶺市)。
民國時稱石塘鎮,屬松門區;1948年與箬山合并為石箬鄉。
1951年建政石陳區,箬山分立為鄉,本鎮為區所在鎮。
1956年石陳區撤銷,改屬松門區。
1958年稱石塘營,屬松門人民公社。
1959年改稱石塘鎮,仍屬松門區。
1979年11月重建石陳區,本鎮又歸屬之。
1992年“撤擴并”時,車關鄉和上馬鄉的金星、鹽北、鹽南、后沙等4個
區劃: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石塘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