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英川村 | 隸屬:英川鎮 |
區劃代碼:331127103200 | 代碼前6位:331127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以駐地英川村得名。英川村別名英村,是英川村村民委員會所在地,鎮政府駐地。村舍三面臨水,背倚崗巒,取鐘英毓秀之義而名英川。
基本介紹:
英川村位于景寧縣西南山區,海拔430米,距縣城63公里。東接沙灣鎮,北倚葛山鄉,南與慶元縣毗鄰,西和北與龍泉市交界,屬高山丘陵地區,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村中山巒疊嶂、群峰林立、高聳入云,共有人口806人,耕地面積296畝,林地面積1738畝。
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底蘊讓這個地處偏遠的英川村向世人展示了它獨有的魅力,這里有英川高山蜜梨、田螺、南瓜籽等綠色食品;這里有英川菇民戲、木偶戲、龍燈廟會等特色文化。
英川村與隆川村、黃洋口村、崗粗嶺村、三川村、董坪村、蓮湖村、黃鮑石村、榅茶口村、鳳凰寨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4年12月,被認定為2024年度浙江省A級景區村莊。(3A級景區村)
2023年3月,英川村被認定為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示范村”。
2019年4月,英川村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旅游:
英川堰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英川鎮英川村西側,年代為明末清初,類別為古建筑。文物構成:泄水口、攔水壩、溢流壩、水渠。為景寧縣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據《吳氏宗譜》記載,英川建于元初,距今700年,1951年建行政村,屬英川鄉。
1958年改稱生產大隊,屬英川管理區。
1961年為生產大隊,屬英川公社。
1984年建英川村民委員會,屬英川鄉,1992年屬英川鎮。
2019年3月根據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要求(景政函〔2019〕22號),將梅漴村、新村村、坑垟村并入。
周邊相關:
英川村附近有大均畬鄉之窗景區、云中大漈景區、景寧金仙寺、嚴氏節孝木牌坊、時思寺、敕木山等旅游景點,有景寧惠明茶、景寧食用菌、畬鄉布鞋、景寧厚樸、安仁魚頭燒豆腐、景寧香菇等特產,有畬族民歌、操石磉、趕野豬、問凳、畬族彩帶編織技藝、景寧畬族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