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景寧縣 | 隸屬:麗水市 |
區劃代碼:331127 | 代碼前6位:331127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自治縣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轄區面積:約195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1萬人 |
人口密度:約5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4個鎮、15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紅星街道 | 3.92萬人 | 194.9km2 | 紅星街道辦事處轄區為鶴溪鎮鐘樓路(寨山橋)北區域和原外舍、金鐘片,四至范圍為東至渤海鎮、南至鶴溪街道、西至大均鄉、北至云和縣元和街道,轄仙童、紅星、外…[詳細] |
鶴溪街道 | 3.7萬人 | 108.6km2 | 縣治鶴溪,古稱沐鶴溪。漢初浮丘伯攜雙鶴隱居此間,筑臺垂釣,沐鶴于溪而名,鎮因溪名。明景泰三年(1452)置縣,始為縣治。崇幀十三年(1640),知縣徐…[詳細] |
渤海鎮 | 1467人 | 108.4km2 | 景寧畬族自治縣轄鎮。1949年建渤海鄉,1958年稱渤海管理區,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2年渤海、大都鄉合并改建渤海鎮。位于縣境東北…[詳細] |
東坑鎮 | 4227人 | 173.2km2 | 東坑鎮位于縣東南,是革命老區。鎮駐地東坑村,海拔570米,距縣城22.5公里。明屬鳴鶴鄉在上里,清為六都,民國2O年(1931)建鄉,屬一區。1990…[詳細] |
英川鎮 | 2874人 | 121km2 | 英川鎮位于縣西。鎮駐地英川村,海拔430米,距縣城64公里。明為鳴鶴鄉升天西里,清屬三都,民國20年(1931)建鄉,屬第三區。199O年建鎮,199…[詳細] |
沙灣鎮 | 3872人 | 122.7km2 | 沙灣鎮位于縣西南。鎮駐地沙灣村,海拔225米,距縣城21.5公里。明為鳴鶴鄉升天東里。清屬二都。民國20年(1931)設鄉,屬三區,舊地圖曾稱沙灣市。…[詳細] |
大均鄉 | 1400人 | 81.7km2 | 大均鄉位于縣城西南,東經119°33′,北緯27°57′,距縣城12Km,地處甌江上游支流小溪溪谷地帶,整個地勢有“兩山夾一水”之稱,屬縣中部低山糧、…[詳細] |
澄照鄉 | 4608人 | 84.8km2 | 澄照鄉位于縣南。清屬五都,民國20年(1931)設鄉,屬第一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稱澄照鄉,鄉人民政府駐地澄照(葉源)村,海拔395米,距縣城6.…[詳細] |
梅岐鄉 | 871人 | 86.7km2 | 梅岐鄉地處景寧畬族自治縣東南部,與溫州地區的文成縣相毗鄰,總面積86.7平方公里,轄九個行政村,4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54人,耕地面積2425畝,…[詳細] |
鄭坑鄉 | 1047人 | 33.5km2 | 景寧畬族自治縣轄鄉。1951年始建鄭坑鄉,1956年并大都鄉,1957年復改鄭坑鄉,1981年改公社,1984年改鄭坑畬族鄉,1986年復改鄭坑鄉。位…[詳細] |
大漈鄉 | 1328人 | 56.6km2 | 大漈鄉位于縣南。清屬五都,民國20年(1931)設鄉,屬第五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鄉名沿用。鄉人民政府駐西岸底村,以大漈片村而名,海拔1010米,距…[詳細] |
景南鄉 | 1466人 | 95km2 | 景南鄉位于縣南。清屬五都,民國屬第五區忠石鄉。1949年5月始建景南鄉。鄉人民政府駐忠溪村,海拔980米,距縣城25公里。1984年析建上漁鄉,復于1…[詳細] |
雁溪鄉 | 641人 | 36.8km2 | 雁溪鄉位于縣南。清屬五都;民國20年(1931)屬景南鄉,歸第五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沿用原名。鄉人民政府駐雁溪村,海拔480米,距縣城27公里。面…[詳細] |
鸕鶿鄉 | 2005人 | 47.9km2 | 景寧畬族自治縣轄鄉。1949年建鸕鶿鄉,1958年稱鸕鶿管理區,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47.9平方公里…[詳細] |
梧桐鄉 | 1757人 | 71km2 | 梧桐鄉位于縣西南。清屬二都,民國29年(1931)建鄉,屬第一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稱梧桐鄉。鄉人民政府駐梧桐村。海拔195米,距縣城16公里。面…[詳細] |
標溪鄉 | 935人 | 49.75km2 | 標溪鄉位于景寧縣城西南方29.5公里,東靠大際鄉,南接雁溪鄉,西鄰沙灣鎮、大地鄉、北連梧桐鄉。自古以來,由于交通方便,標溪素有“港頭”之稱。境內山水資…[詳細] |
毛垟鄉 | 1082人 | 57.3km2 | 毛洋鄉位于縣西南。清屬四都,民國20年(1931)設鄉,屬第四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稱毛洋鄉。鄉人民政府駐毛洋村,海拔325米,距縣城37.5公里…[詳細] |
秋爐鄉 | 892人 | 50.22km2 | 一、鄉鎮概況景寧畬族自治縣秋爐鄉位于中國浙江南部,鄉人民政府駐群山環繞,綠水茵茵的秋爐村,海拔390米,距縣城50公里,慶景青縣道線穿境而過,全鄉所轄…[詳細] |
大地鄉 | 961人 | 105km2 | 大地鄉位于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西南部,面積105平方公里,轄13 個行政村38 個自然村1684戶7134 人。轄區內山青水秀,藍天白云,蟬鳴鳥啼,是…[詳細] |
家地鄉 | 492人 | 49.6km2 | 家地鄉位于縣南。清屬四都,民國20年(1931)屬張坑鄉,歸第五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稱芎岱鄉,1984年改今名。鄉人民政府駐家地村,海拔430米,…[詳細] |
九龍鄉 | 2898人 | 209.23km2 | 九龍鄉 鄉政府駐王灣村,人口 8959人,轄11個行政村:后坪、岳口、金山、和順、庫坪、徐垟、田坑、嶺里、王塆、高嶺、高沈。
九龍鄉,位于浙江…[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景泰三年(1452)析青田縣始設景寧縣,因討平寇亂而名,取景泰輯寧之義,據《郡縣釋名》:作邑以安民,故名;另說取景泰皇帝年號,再加字寧,即安寧之意。
基本介紹:
景寧設縣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后幾經撤并,于1984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畬族自治縣,現為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和華東地區唯一的民族自治縣?h域面積1950平方公里,轄2個街道4個鎮15個鄉。
景寧是別具風情的中國畬鄉。據史料記載,畬民遷入景寧已有1250多年歷史。雖歷經遷徙艱辛,但畬族歌舞、服飾、語言、習俗、醫藥等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良好,畬族民歌、畬族三月三、畬族婚俗被列入國家非遺,“中國畬鄉三月三”被評為“最具特色民族節慶”。
景寧是生態一流的詩畫畬鄉。“兩山夾一水、眾壑鬧飛流”的地形地貌特征十分明顯,境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779座,全縣有林地242萬畝,森林覆蓋率81.1%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2024年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發布,景寧縣名列第85位。
2024年1月,景寧縣被北京為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
2024年1月,景寧縣被認定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旗)。
2024年1月,入選2023第三屆中國文化百強縣名單。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景寧縣榜上有名。
2023年8月,2023年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名單發布,景寧縣上榜,位列第85名。
2023年3月,景寧縣被確定為2022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22年11月,浙江省商務廳確定景寧縣為2023年度浙江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示范縣(市、區)。
2022年11月,2022健康中國·康養旅游百強縣名單發布,景寧縣入圍。
歷史沿革:
景寧在西周、春秋時屬越地。
戰國時屬楚。
秦屬閩中郡。
漢初屬東甌國,隸會稽郡,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屬回浦縣。
東漢章和元年(公元87)屬章安縣。
建安八年(203)析置松陽縣后,屬松陽縣。
歷三國(吳)、東晉、南朝近四百年未變。
隋開皇九年(589)置處州及括蒼縣后,屬括蒼縣。
唐景云二年(711)置青田縣,歷五代、兩宋、元未變。
明景泰三年(1452)兵部尚書孫元貞以“山谷險遠,礦徒嘯聚”為由,奏析青田縣
區劃: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