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鳳陽縣 | 隸屬:滁州市 |
區劃代碼:341126 | 代碼前6位:341126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皖M |
長途區號:0550 | 郵政編碼:239000 |
轄區面積:約195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3.19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14個鎮、1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中都街道 | 9km2 | 鳳陽城區是明朝中都所在地。中都街道轄區即是明中都文化之核心區域。中都城遺址位于中都街道轄區東北部,轄區內還包括城隍廟遺址、功臣廟遺址、鐘樓遺址、洪武御…[詳細] | |
玄武街道 | 2萬人 | 9km2 | 經濟開發區位于安徽滁州市鳳陽縣。下轄:
341126400001 123 新城社區居委會
341126400002 123 方邱湖社區居委會
3…[詳細] |
府城鎮 | 16.43萬人 | 178km2 | 府城鎮位于鳳陽縣北部,淮河中游南岸,鎮域面積178平方公里,轄30個行政村、6個社區,人口19.3萬,其中農業人口7.8萬人,城鎮人口11.5萬人。…[詳細] |
臨淮關鎮 | 3.71萬人 | 33.5km2 | 臨淮關鎮,屬鳳陽縣標準建制鎮,地處淮河中游,蚌埠市東部。該鎮總面積33.5平方公里,轄5個居委會,6個行政村,人口約5萬,農業人口近2萬,非農業人口…[詳細] |
武店鎮 | 5.29萬人 | 108km2 | 武店鎮位于鳳陽縣西南部,南鄰定遠,北距蚌埠30公里,西與淮南相隔20公里,是周邊鄉鎮集商貿、金融、交通、文化、教育、衛生服務為一體的邊貿集鎮。武店…[詳細] |
西泉鎮 | 3.33萬人 | 80km2 | 西泉鎮位于鳳陽縣城西南35公里處,合徐高速、鳳淮、蚌西公路縱橫穿過,離合徐高速公路出口很近,交通十分方便。西泉鎮南與官塘鎮、武店鎮接壤,北和蚌埠市…[詳細] |
官塘鎮 | 3.06萬人 | 80km2 | 官塘鎮位于鳳陽縣西南55公里處,西與淮南、南與定遠、北與蚌埠相毗鄰。全鎮總面積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018畝,山林面積1093畝,境內高塘湖水面…[詳細] |
劉府鎮 | 5.75萬人 | 201km2 | 劉府鎮地處淮河南岸,位于鳳陽縣西部,東與府城鎮、西與西泉鎮和武店鎮、南與定遠縣、北與蚌埠市交界,國土面積201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3個農村社區…[詳細] |
大廟鎮 | 3.7萬人 | 165km2 | 大廟鎮位于鳳陽縣南部,距縣城11公里,與府城、殷澗、劉府接壤,總人口54200人,是全縣6個經濟強鎮之一。全鎮轄11個行政村,3個社區,313個村民…[詳細] |
殷澗鎮 | 1.53萬人 | 208km2 | 殷澗鎮位于鳳陽縣城南20公里,轄11個村,168個村民組,總人口2.8萬人,鎮域面積208平方公里。省道101近在咫尺。京滬高鐵穿境而過。境內鳳陽山…[詳細] |
總鋪鎮 | 3.2萬人 | 180km2 | 總鋪鎮位于鳳陽縣東南,屬典型的江淮分水嶺地區,合蚌公路穿境而過,鎮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捷。全鎮轄區面積180平方公里,耕地13.41萬畝;轄16…[詳細] |
紅心鎮 | 2.21萬人 | 163km2 | 紅心鎮位于鳳陽縣東南部,鳳、定、明三縣交界處,區域面積163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175個村民組,9122戶,35744人,其中非農業1879戶…[詳細] |
板橋鎮 | 4.52萬人 | 146km2 | 板橋鎮地處鳳陽縣城東北約14公里處,轄15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委員會,全鎮總人口6.5萬人,其中建成區人口1.9萬人。鎮域面積146平方公里,其中城…[詳細] |
大溪河鎮 | 1.94萬人 | 90km2 | 大溪河鎮位于鳳陽縣東部,風景秀麗的花園湖畔,地埋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總面積90平方公里,其中城鎮建成區面積2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人口3.1萬…[詳細] |
小溪河鎮 | 2.97萬人 | 206km2 | 小溪河鎮位于鳳陽縣東部,地處江淮丘陵地區,是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鄉鎮之一,2007年4月由原小溪河鎮、石門山鎮、燃燈鄉撤并而成。鎮域面積206平方公里,…[詳細] |
棗巷鎮 | 1.69萬人 | 76.5km2 | 棗巷鎮位于鳳陽縣東北部,距鳳陽縣城約45公里。北靠淮河,南瀕花園湖,西鄰黃灣鄉,東與五河縣小溪鎮接壤,總面積76.5平方公里,鎮政府駐棗巷村。
…[詳細] |
黃灣鄉 | 1.44萬人 | 41.72km2 | 黃灣鄉地處鳳陽縣城東北部26公里處。轄6個行政村,一個社區。2.2萬人。承包耕地面積3.8萬畝。距南(京)洛(陽)高速公路入口處僅10公里,距省道S…[詳細] |
地名由來:
地處淮河中游南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鄉。據《明一統志》記載,鳳陽因在鳳凰山之陽,故名。
基本介紹:
鳳陽,位于淮河南岸,這里集安徽省旅游強縣、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縣、最美中國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游城市、一生中要去的‘66個文化旅游大縣’之一、中國縣域旅游品牌百強縣等諸多榮譽稱號于一體。
大自然的厚愛,饋贈給鳳陽一方名山勝水,孕育了內涵厚重的淮河文化,哺育了一代農民皇帝朱元璋,造就了“敢為天下先”的小崗人,唱響了膾炙人口的“鳳陽花鼓”。鳳陽因此以“帝王之鄉”、“花鼓之鄉”、“改革之鄉”、“石英之鄉”、“曲藝之鄉”和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享譽海內外。
鳳陽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境內名勝古跡眾多。北部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中都皇故城”、“明皇陵石刻”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興寺”、“
榮譽排行:
2025年1月,被認定為2024年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
2024年11月,2024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鳳陽縣位列第42位。
2024年11月,被列為2024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
2024年3月,鳳陽縣被命名為第六屆安徽省文明城市。
2024年1月,鳳陽縣入選2023年度安徽省糧食生產10強縣名單。
2023年11月,第一批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發布,鳳陽縣榜上有名。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鳳陽縣榜上有名。
2023年8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鳳陽縣為2022年度安徽省衛生城鎮。
2023年1月,鳳陽縣中都現代農業產業園被列入為第五批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歷史沿革:
西周分封為鐘離子國。
春秋戰國時期先后為吳、楚鐘離城。
秦置鐘離縣,屬九江郡。
王莽始建國元年(9),鐘離縣改為蠶富縣,九江郡更名為延平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延平郡復稱九江郡,蠶富縣改為鐘離候國,仍屬九江郡。
西晉復鐘離縣,屬揚州淮南郡。
東晉在鐘離縣設鐘離郡。
南北朝時期鐘離縣屬鐘離郡。
隋唐至元,鐘離為濠州治。
明洪武元年(1368),稱臨濠府。
明洪武二年(1369)改鐘離縣為中立縣。
三年(1370)改中立
區劃: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