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霞關鎮 | 隸屬:蒼南縣 |
區劃代碼:330327127 | 代碼前6位:330327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C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轄區面積:約34.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3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金玉沙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金玉沙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霞關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明嘉靖二年(1523)為了防止倭寇騷擾,在此設關鎮守,稱鎮下關。明國初年以“下關”的諧音雅化為“霞關”。…[詳細] |
瑤洞村 | ~201 | 村莊 | 建政時,為霞關鎮瑤洞村。合作化時,稱霞關鎮瑤洞高級社。公社化時,定名瑤洞大隊,屬霞關管理區。1961年10月為霞關人民公社瑤洞大隊。2000年4月撤銷…[詳細] |
興霞村 | ~202 | 村莊 | 霞關鎮興霞村位于霞關城建區西側,距蒼南縣城70公里,由焦坑、義吾、卓洋三個自然村組成,面積3.8平方公里,人口1700多人,人均年收入3740元,淺水…[詳細] |
三星村 | ~203 | 村莊 | 建政時,為霞關鎮三星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時稱霞關鎮三星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定名三星大隊,屬霞關管理區。1961年隸屬霞關公社。1984年改…[詳細] |
南坪村 | ~204 | 村莊 | 取“蒲南屏障”之義,方言諧音稱南坪。建政時,為霞關鎮南坪村,1952年劃歸澄海鄉。1956年合作化時,稱南坪鄉南坪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屬南坪管理…[詳細] |
新林村 | ~205 | 村莊 | 村周圍有松林環繞。2000年4月,村居區域調整,由原來的牛運內村、頂林村、下林村、橋仔頭村和流楓仔村合并5個行政村合并組成新林行政村,村委會駐地橋新自…[詳細] |
長沙村 | ~206 | 村莊 | 蒼南縣霞關鎮長沙村,村域面積2.28平方公里,因一條長800米、寬220米的沙灘而聞名,碧海藍天,風景宜人。近年來,該村以“綠能海岸·金色長沙”為規劃…[詳細] |
三澳村 | ~207 | 村莊 | 村內有三個澳口。2000年4月,村居區域調整,經縣人民政府核準下文,由原來的小(左“土”,右“曹”)、柳壟2個行政村合并組成三澳行政村。2011年5月…[詳細] |
澄海村 | ~208 | 村莊 | 澄海村:由原澄海、仙巖、大垅等3村合并而來。…[詳細] |
庫下村 | ~209 | 村莊 | 建政時,為澄海鄉庫下村。1956年合作化時,稱澄海鄉庫下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定名庫下大隊,屬澄海管理區。1961年隸屬澄海公社。1984年改稱…[詳細] |
地名由來:
明嘉靖二年(1523)為了防止倭寇騷擾,在此設關鎮守,稱鎮下關。明國初年以“下關”的諧音雅化為“霞關”。
基本介紹:
霞關鎮古稱鎮霞關。明代初年,為防御倭寇入侵,朱元璋曾派兵鎮守霞關,故冠之“鎮”字。清康熙年間,水兵駐扎于此,據傳,清晨時,水兵看到旭日東升,光照云海,紅霞滿天,五彩繽紛,清澈的海水映得一片通紅,蔚為壯觀,故又美其名為“霞關”。
霞關鎮是浙江省最南端的濱海集鎮,距縣城37.5公里,東南瀕臨東海,與福建海域連接;北靠漁寮鄉;西與福鼎市沙埕港隔海相望。陸地總面積34.5平方公里。經2000年行政村(居)區劃調整后,現轄12個行政村,1個居民區,共6743戶,總人口達2.2萬多人。
霞關鎮是革命老區之一,早在大革命時期,南坪等地就開展農-動。抗戰初期,在南坪建立0蒲門區委,領導抗日救國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霞關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5月,霞關鎮被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文旅特色型)。
2021年1月,浙江省關注森林組織委員會命名霞關鎮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鎮”。
歷史沿革:
清屬五十五都。
1930年設立霞關鎮,隸屬馬站區。
1949年解放建政仍稱霞關鎮。
1956年稱霞關鄉。
1958年公社化時稱馬站公社霞關管理區。
1961年成立霞關公社。
1984年改稱霞關鄉。
同年改為建制鎮。
1992年撤區擴鎮并鄉,南坪、澄海兩鄉并入霞關鎮。
2011年4月蒼南縣鄉鎮區劃調整并入馬站鎮。
2016年1月蒼南縣鄉鎮區劃調整新設霞關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