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蒼南縣 | 隸屬:溫州市 |
區劃代碼:330327 | 代碼前6位:330327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浙C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轄區面積:約115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4.4萬人 |
人口密度:約73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鎮、2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靈溪鎮 | 38.44萬人 | 88.5km2 | 靈溪鎮位于浙閩交界處鰲江流域,是浙江省最南端的一個縣城。西南距閩東地區僅16公里,北上83公里即溫州市區,西依玉蒼山,東瀕東海,周邊與浙江平陽、文成、…[詳細] |
宜山鎮 | 5.44萬人 | 12.5km2 | 蒼南縣轄鎮。1958年建宜山管理區,1961年設公社,1964年成立鎮,1969年復為公社,1981年恢復鎮,1992年鐵龍鄉并入。位于縣境東北部,距…[詳細] |
錢庫鎮 | 10.69萬人 | 22km2 | 錢庫鎮位于蒼南縣江南平原中心,也就是東經120o,北緯37o,距縣城靈溪鎮18公里,距龍港鎮11.5公里,轄區東與巴曹鎮、金鄉鎮接壤,南與括山鄉、望里…[詳細] |
金鄉鎮 | 7.42萬人 | 43.55km2 | 金鄉鎮位于蒼南縣縣城東部23公里處,北與舥艚鎮交界,東依炎亭鎮,東南與石砰鄉接址,南連大漁鎮,全鎮面積43.55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設城區迎旭路。
…[詳細] |
藻溪鎮 | 2.06萬人 | 75.7km2 | 蒼南縣轄鎮。1958年成立藻溪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84年設鎮,1992年挺南、繁枝、二鄉并入。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7.5公里。面積75.7平…[詳細] |
橋墩鎮 | 4萬人 | 80.4km2 | 橋墩鎮是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古鎮,地處浙江南大門,浙閩兩省三縣交界處,是蒼南縣西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既是革命老區,又是貧困山區,全鎮面積80.4平方…[詳細] |
礬山鎮 | 2.53萬人 | 59.6km2 | 礬山鎮位于蒼南縣東南部山區盆地,平均海拔280米,境內因盛產明礬而得名,素有“世界礬都”之稱,是浙南最悠久的礦山集鎮。下轄17個行政村、9個居民區、2…[詳細] |
赤溪鎮 | 1.71萬人 | 49.33km2 | ——地理位置: 赤溪鎮位于蒼南縣東南沿海大漁灣口,距蒼南縣縣城東南21.8公里,東臨大海,西靠鶴峰,與中墩鄉、龍沙鄉、昌禪鄉、鳳陽鄉、馬站鎮、漁…[詳細] |
馬站鎮 | 3.52萬人 | 68.93km2 | 四季柚,又名四季拋,因一年能多次開花結果而得名,蒼南四季抽原產于蒼南馬站區魁里鄉下魁村,系清乾隆年間魁里周之楨用普通實生柚選育而成。距今已200多年,…[詳細] |
望里鎮 | 2.83萬人 | 32.8km2 | 浙江省蒼南縣望里鎮處于東經120°3’廠,北緯27°28’,在蒼南縣城東邊,距縣城靈溪鎮19.5公里,龍港鎮13、5公里,周邊與錢庫、宜山、新安、括山…[詳細] |
炎亭鎮 | 6725人 | 14km2 | 蒼南縣轄鎮。1958年成立炎亭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84年稱鄉,1987年設鎮。位于縣境東部,東瀕東海,距縣城東27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人…[詳細] |
大漁鎮 | 6157人 | 29km2 | 大漁鎮地處浙南沿海望州山麓,大漁灣畔,東鄰石砰,南瀕東海,西連龍沙,北接金鄉,古有余氏在此創業而得名。全鎮轄七個行政村,有5556戶,人口20735人…[詳細] |
莒溪鎮 | 7376人 | 50.5km2 | 莒溪鎮位于縣城西30公里,東鄰騰?鄉和橋墩鎮,西南接址泰順縣,西北緊靠平陽縣和文成縣,是一個革命老區鎮,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英、粟裕曾經在該鎮留下戰…[詳細] |
南宋鎮 | 8463人 | 22km2 | 南宋鎮位于縣城南郊,東鄰昌禪鄉、西南與礬山鎮相連,北與觀美鎮相接壤。境內地貌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特征,地勢為四周高、中間盆地較為肥沃,全鎮總面積22…[詳細] |
霞關鎮 | 1.16萬人 | 34.5km2 | 霞關鎮古稱鎮霞關。明代初年,為防御倭寇入侵,朱元璋曾派兵鎮守霞關,故冠之“鎮”字。清康熙年間,水兵駐扎于此,據傳,清晨時,水兵看到旭日東升,光照云海,…[詳細] |
沿浦鎮 | 1.29萬人 | 36.41km2 | 民國21年(1932年),始建沿浦鄉。建國后,1950年6月,在今鎮境內成立沿浦鄉、云亭鄉。1952年6月,增設福森、嶺尾二鄉。1956年3月撤銷福森…[詳細] |
鳳陽畬族鄉 | 2066人 | 21km2 | 鳳陽畬族鄉位于蒼南縣東南部山區,平均海拔400余米,面積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43畝、水田2427畝,宜林面積2.4萬畝,林地2.1萬畝。轄6…[詳細] |
岱嶺畬族鄉 | 2298人 | 20.17km2 | 岱嶺畬族鄉位于浙江省最南端的蒼南縣邊緣,西與福建省福鼎市佳陽鄉接壤,南與福鼎市沙埕鎮毗鄰。鄉政府駐地東宮村,距縣城50公里,總面積20.17平方公里。…[詳細] |
地名由來:
1981年析平陽縣南境設縣,以地處玉蒼山之南得名;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傳山中有玉,故名玉倉山,后以諧音作今名。
基本介紹:
蒼南縣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瀕臨東海,南連福建,1981年6月從平陽縣析出獨立建縣,因地處玉蒼山之南,取縣名為蒼南。素有浙江“南大門”之稱,東與東南瀕臨東海,西南毗連福建省福鼎市,西鄰泰順縣,北與平陽、文成兩縣接壤。陸地界于東經120°07′~121°07′,北緯27°06′~27°36′。領海位于北緯27°00′~27°32′48″,東經121°07′向東至水深200米等深線以內。2006年陸地總面積為1261.0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5公里,沿海灘涂面積97.2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72萬平方公里。蒼南縣轄20個鎮、14個鄉、2個民族鄉:總人口122.4萬靈溪鎮、龍港鎮、宜山鎮、蘆浦鎮
榮譽排行:
2024年12月,被認定為2024年度浙江省A級景區城(4A景區城)。
2024年12月,2024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名單公布,蒼南縣名列第66名。
2024年9月,入選2024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第55位。
2024年6月,2024年全國縣域文旅融合發展潛力100強發布,蒼南縣名列第44位。
2024年6月,2024年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發布,蒼南縣名列第47位。
2024年3月,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全國第一批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蒼南縣榜上有名。
2023年12月,蒼南縣入選2023年全國縣域經濟和社會綜合發展百強縣,位列第80位。
2023年11月,蒼南縣入選2023年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排名第67。
2023年10月,蒼南縣被命名為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歷史沿革:
蒼南原為平陽縣之部分。
古為百越之地,春秋戰國時屬越國。
秦統一六國后,屬閩中郡。
此后,數易歸屬。
至西晉太康四年(283),析安固縣南橫嶼船屯置始陽縣。
平陽設縣始此,不久更名橫陽縣。
后又幾經撤并,至五代后梁乾化四(914),更名平陽。
以平陽為縣名始此。
原屬平陽縣。
1981年析平陽縣的礬山鎮和靈溪、宜山、錢庫、橋墩、金鄉、礬山、馬站7個區72個人民公社設蒼南縣,因地處玉蒼山之南而得名。
《讀史方輿紀要》卷
區劃: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