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陡坡社區 | 隸屬:西翥街道 |
區劃代碼:530102010006 | 代碼前6位:530102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云A |
長途區號:0871 | 郵政編碼:650032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22.1平方公里 | |
地名由來:
山高箐深,村子坐落在箐底,由此而得名;四面環山、交通不便,“陡坡”也形容居住地環境惡劣。因社區駐地在此,以地名命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陡坡社區陡坡小組被評定為2022年云南省綠美村莊。
2022年12月,陡坡社區陡坡小組被評定為云南省2022年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美麗村莊。
2020年9月,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云南省第一批省級森林鄉村名單,陡坡社區入選。
基本介紹:
該行政村隸屬五華區沙朗鄉,地處沙朗鄉西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區15公里。東鄰沙朗大村,南鄰普吉,西鄰西山團結鎮,北鄰沙朗龍慶。轄陡坡、柏枝園、西尖、梨花箐、香桿箐等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60戶,有鄉村人口1387人,其中農業人口1387人,勞動力87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45人。
全村國土面積22.10平方公里,海拔1800-2100米,年平均氣溫15-17 ℃,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合種植蔬菜、水果、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799.49畝,人均耕地0.59 畝,林地27653.48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517.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
歷史沿革:
1984年,根據全國區劃調整的安排,由于云南省屬多民族邊疆地區為了方便管理,將原來的陡坡大隊變為西山區陡坡鄉人民政府,后于1988年改為沙朗鄉陡坡辦事處,到了2000年為了統一跟全國一致,改為沙朗白族鄉陡坡村民委員會,之后于2004年根據昆明市統一規劃,區劃調整為昆明市五華區陡坡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陡坡社區附近有翠湖·講武堂景區、翠湖公園、昆明五華山、云南陸軍講武堂、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西南聯大紀念碑等旅游景點,有云南鮮花餅、花宴、玫瑰米涼蝦、云南咖啡、雞菌、昆明太和豆豉等特產,有撒尼人服飾、糯黑彝族傳統文化、阿細跳月、雞冠帽、重彩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