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猴嶼鄉 | 隸屬:長樂區 |
區劃代碼:350112201 | 代碼前6位:35011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轄區面積:約22.0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765人 |
人口密度:約21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猴嶼村 | ~201 | 鄉中心區 | 猴嶼村地處長樂市北端,閩江口南岸,緊靠西澤公路中段,全村依山傍水,環境清幽,交通便利,是個合適人居的現代橋村。目前全村496戶,1243人,有鄭、陳、…[詳細] |
張村村 | ~202 | 鄉中心區 | 猴嶼張村地處長樂北端,閩江口南岸,與瑯岐島扼閩江之“咽喉”。境內山場2100畝,洲地有汶洲、蝙蝠洲、金錢洲等計2000多畝。全村489戶,1232人,…[詳細] |
浮岐村 | ~203 | 村莊 | 浮岐村位于長樂北端,地控閩江咽喉,東鄰澤里,西接猴嶼,南以眾山與航城石龍為界,北以本村浮岐洲與瑯岐島隔江對峙。天險山為本境最高峰,海拔630米,山林面…[詳細] |
象嶼村 | ~204 | 村莊 | 象嶼村位于閩江口南岸,長樂市北端,隸屬猴嶼鄉,東接猴嶼張村,西接石龍村麻竹坑,南以連綿山頭與航城街道石龍村相接,北與馬尾區亭江鎮隔江相望,扼閩江之“咽…[詳細] |
地名由來:
據《長樂六里志》載:“猴嶼又稱侯封”。猴嶼的地名來由,《閩海》復刊第109期有釋:這個面臨閩江,背負高山的鄉村,昔日窮山缺水,是難以留人居住生息的。傳說古時村后的屏山,棲息著一群獼猴,由于水源緊缺,溪澗干涸,不得不遷徙他山去了。有一只老獼猴不忍離開祖輩居住的山陬,獨自呆在那里,早晚登高啼叫:“水啊,水啊!”萬喚千呼,何曾見滴水滋潤?老獼猴渴死了,屹立山頂,故山形似猴。這就是“猴嶼”地名的來由。
基本介紹:
猴嶼鄉地處長樂市北端,閩江口南岸,東經119°36′,北緯26°01′。東鄰潭頭鎮,西與福州馬尾區亭江鎮隔閩江相望;南連航城鎮以澎蜞洋山脈成天然屏障為界,北隔三汶洲、雁行洲之間流域與瑯岐島成閩江口“咽喉”,處于重要的戰略位置。全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系沿海丘陵地帶;地勢由南向北傾斜。東南部山巒起伏,層林疊障,西北部江海岸線長達9公里,江面水域約11平方公里,是天然避風港和海農產品集散點。全鄉面積22.0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l%。其中耕地面積8115.4畝,園地1034.7畝,林地16613畝,灘涂地3000畝。
轄4個行政村(其中八個自然村,一個畬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猴嶼鄉入選2022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鎮名單公布,猴嶼鄉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猴嶼鄉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猴嶼鄉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猴嶼鄉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猴嶼洞天巖猴嶼洞天巖,即長樂市著名僑鄉猴嶼的屏山洞天巖,俗稱猴嶼巖,位于閩江口南岸最北端,距市區15公里。猴嶼巖石奇巖怪,肖形狀物,千姿百態。已發現的有:野豬、松鼠、河豚、海豹、玉兔、烏龜、
閩江南岸炮臺位于閩江口猴嶼鄉象嶼村南雁山古寨與過嶼山之間,與亭江南般村北岸炮臺對峙,扼閩江下游之“咽喉”,為軍事塞。因位于象嶼村附近,故民間也有稱為象嶼炮臺者。南岸炮臺是個大兵營。它像只半彎
南雁山閩江口南岸炮臺位于福州市長樂區猴嶼鄉象嶼村,年代為清。地處閩江南岸,與北岸亭頭北雁山炮臺對峙。清順治十五年(1658)筑,光緒十年(1884)甲申中法海戰中被法軍所毀,光緒三十四年(1
歷史沿革:
宋朝,屬長樂縣閩安東鄉合浦南里,明朝改為江左里。
清雍正十三年(1735)設置營前縣隸屬管轄。
民國初年歸東南一區,1934年又劃歸長樂縣管轄,1937年編保列為第七區。
新中國成立后,初屬長樂四區,1956年9月并入潭頭六區。
1958年與潭頭、文溪、嶺南、厚福,這一鎮四鄉合并成立稱潭頭人民公社;1987年12月從潭頭鎮劃出成立猴嶼鄉人民政府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