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街鎮 | 隸屬:楚雄市 |
區劃代碼:532301108 | 代碼前6位:532301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E |
長途區號:0878 | 郵政編碼:675000 |
轄區面積:約20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7萬人 |
人口密度:約8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三街村 | ~201 | 鎮中心區 | 三街村委會位于三街鎮集鎮新大街旁,同時也是鎮政府駐地,是三街鎮經濟文化中心和集鎮發展的核心,集鎮發展規模為0.87平方公里。三街村委會老街集市是楚雄市…[詳細] |
多衣樹村 | ~202 | 村莊 | 多衣樹村委會位于三街鎮政府西南邊,距離鎮政府駐地6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1650畝,人均耕地面積0.81畝,林地101…[詳細] |
上新房村 | ~203 | 村莊 | 上新房村委會位于三街鎮政府西南邊陲,村委會南方及西南方與八角鎮接壤,西北角與樹苴鄉毗鄰,距離鎮政府駐地11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20.3平方公里,…[詳細] |
力戈村 | ~204 | 村莊 | 力戈村委會與中山鎮接壤,西南邊與八角鎮相鄰,距離鎮政府駐地18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1332畝,人均耕地面積1.15畝…[詳細] |
土墻村 | ~205 | 村莊 | 土墻村委會位于三街鎮政府南邊,村委會南邊與中山鎮接壤,距離鎮政府駐地15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200畝,人均耕地面積0.…[詳細] |
天生壩村 | ~206 | 村莊 | 天生壩村委會位于三街鎮政府東邊,村委會南邊與東南方與大過口鄉相鄰,距離鎮政府駐地38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3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287畝,…[詳細] |
螞蝗箐村 | ~207 | 村莊 | 螞蝗箐村委會位于三街鎮政府東北角,村委會東邊與大過口相鄰,北與南華縣接壤,素有三街鎮的“東大門”美譽,距離鎮政府駐地20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29…[詳細] |
背陰村 | ~208 | 村莊 | 背陰村委會位于三街鎮政府北方,村委會北方與南華縣接壤,是三街鎮的“東大門”,距離鎮政府駐地 17 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 15.1平方公里,耕地面…[詳細] |
普嘎村 | ~209 | 村莊 | 普嘎村委會位于三街鎮政府西北角,北方、東北角與南華縣毗鄰,西邊與樹苴鄉相鄰,距離鎮政府駐地19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詳細] |
酒簸村 | ~210 | 村莊 | 酒簸村委會位于三街鎮政府西北,距離鎮政府駐地16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657畝,人均耕地面積0.71畝,林地5753畝,…[詳細] |
黑泥村 | ~211 | 村莊 | 黑泥村委會位于三街鎮政府西北方,距離鎮政府駐地5公里,村委會轄區國土面積為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679畝,人均耕地面積0.81畝,林地2259…[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逢三集市,故名。
基本介紹:
三街鎮位于楚雄市西部,距市府鹿城100千米,地處東經10058′23″~10109′47″,北緯2455′00″~2506′20″之間,東與楚雄市大過口鄉交界,西與楚雄市八角鎮、樹苴鄉相連,南與楚雄市中山鎮接壤,北與南華縣一街鄉毗鄰。
【行政區劃】 三街鎮轄11個村民委員會,下轄三街、多衣樹、上新房、力戈、土墻、天生壩、螞蝗箐、背陰、普嘎、酒簸、黑泥11個行政村, 238個村民小組、306個自然村,居住著漢、彝、苗、白、回等多個民族。轄區總面積206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積21100畝,其中:水田2200畝,旱地18900畝。有效灌溉面積18577畝,設施農業占地面積25畝;林地
文化旅游:
三街唐氏民居位于楚雄市三街鎮,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街唐家大院位于楚雄市三街鎮,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清為前河哨,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設八哨訊于此,并設三街塘。
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三街塘屬前安鎮,鎮公所設在三街。
1949年5月,中共滇西工委在哨區建立游擊區,三街是八哨區政府所在地。
1950年1月,八哨區歸屬楚雄縣轄,改為哨區;10月,哨區為五、六兩區,三街屬五區。
1951年4月,五區改為六區。
1956年4月,六區改為三街區。
1959年3月,三街區改為三街公社。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