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魏城鎮 | 隸屬:游仙區 |
區劃代碼:510704104 | 代碼前6位:51070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1022 |
轄區面積:約9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39萬人 |
人口密度:約48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2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桂花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原桂花書院位于該社區境內,社區借書院名得名。…[詳細] |
正興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正興街位于該社區境內,社區以街名。1995年成立北街居委管,2002年改為蓮花社區居民委員會,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將蓮花社區居民委員會更名為正興社區…[詳細] |
徐家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原徐家鎮政府駐地位于該社區,社區借鎮名為名。…[詳細] |
東宣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取境內東岳廟(清康熙年間修建的一座古廟)和附近宣化鋪(境北部古驛道上108之一的宣化鋪)首字得名。…[詳細] |
紅巖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山巖巖層多呈紅色,得村名。1952年建政時為紅巖村,1955年合作化時為紅巖社,1958年為魏城公社1大隊,1967年為紅巖公社1大隊,1978年…[詳細] |
繡山村 | ~203 | 村莊 | 據魏城鎮境內石堂院石碑記載:“此地山形類似峨眉青城山之繡”,村以此得名。…[詳細] |
白鶴村 | ~204 | 村莊 | 因老地名白鶴嶺而得村名。1982年命名,人民公社時為紅星公社4大隊,建鄉時為徐家鄉白鶴村,合鄉并鎮后為徐家鎮白鶴村,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書房村、建效…[詳細] |
和陽村 | ~205 | 村莊 | 和陽嘴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此為名。1951年建政時為和陽村,1956年合作化時為和陽社,1958年公社化為5大隊,1967年為紅星公社5大隊,197…[詳細] |
牌坊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境內有明末修建的貞孝牌坊,村以坊得名。1951年建政時為牌坊村,1956年合作化時為獅子社,1958年為魏城公社6大隊,1967年為紅巖公社6大隊,1…[詳細] |
飛龍村 | ~208 | 村莊 | 境內有飛龍山,村以山得名。1951年為東宣鄉8村,1956年為東宣鄉五星社,1958年為東宣公社8大隊,1968年劃區域至今,1980年地名普查時為東…[詳細] |
鐵爐村 | ~209 | 村莊 | 鐵爐溝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鐵爐溝為名。…[詳細] |
七里村 | ~210 | 村莊 | 因108國道穿村而過,從村東頭山石泡到村西頭長梁上整七里(3.5公里)長,故名得村名“七里村”。…[詳細] |
關帝村 | ~215 | 村莊 | 因駐地關帝廟,村以廟得名。1951年建政時為3村,1956年合作化時為前進社,1958年公社化時觀音公社3大隊,1967年為紅衛公社3大隊,1980年…[詳細] |
蓮花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此名表有高潔圣潔,純潔與高雅,清凈和超然的寓意。…[詳細] |
群益村 | ~222 | 村莊 | 取“有益群眾”之意得名,此名寄托了當地群眾希望擁有美好生活的愿望,故名。…[詳細] |
金華村 | ~225 | 村莊 | 因境內金華山,得名金華村。1951年建政時為13村,1956年合作化為金華社,1958年為觀音公社13大隊,1967年為紅衛公社13大隊,1980年地…[詳細] |
青云村 | ~227 | 村莊 | 原青杠村、榮發村合并,榮同川音云,故名“青云”。…[詳細] |
青陸村 | ~228 | 村莊 | 原青林村、陸山村合并,取首字得名青陸。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設立青陸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文圣村 | ~229 | 村莊 | 2020年文昌宮村、圣水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詳細] |
宣化村 | ~230 | 鎮鄉結合區 | 境內有宣化鋪,村以此得名。1951年建政時屬東宣鄉所轄,為宣化鋪村,1956年合作化為宣化社,1958年公社化由東宣鄉劃出,為徐家公社所轄,更名為1大…[詳細] |
安樂村 | ~231 | 村莊 | 境內有安樂寺,村以寺得名。1983年為安樂村,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設立安樂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竹柳村 | ~232 | 村莊 | 原竹林村、柳塔村合并,取首字得名竹柳。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設立竹柳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棲鳳村 | ~233 | 村莊 | 原七一村、文風村合并,新村取“七”“風”二字得名七風,后取諧音為“棲鳳”。…[詳細] |
永樂村 | ~234 | 村莊 | 境內有永樂山,村以山得名。1951年為東宣鄉9社,1956年為東宣鄉復興社,1958年為東宣公社9大隊,1968年劃區域至今,1980年地名普查時為東…[詳細] |
魚泉村 | ~235 | 村莊 | 境內有魚泉寺,村以寺得名。1951年為東宣鄉5村,1956年為東宣鄉建華社,1958年為東宣公社5大社,1968年劃區域至今,1980年地名普查時為東…[詳細] |
星光村 | ~236 | 鎮鄉結合區 | 合作社時為星光社,沿用為村名。1951年為東宣鄉1村,1955年為東宣鄉星光社,1958年為東宣公社1大隊,1968年原勝利大隊與星光大隊合并后為星光…[詳細] |
地名由來:
據《政區大典》:因是西魏所建之縣城,故名魏城。
基本介紹:
魏城鎮位于游仙區東部,由原魏城鎮、原東宣鎮、原徐家鎮于2019年12月30日合并而成,東鄰梓潼縣,西鄰仙海風景區、新橋鎮,北與仙鶴鎮、忠興鎮相連,南接信義鎮,全鎮幅員面積180.8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291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7.2萬余人,黨員2330人。近年來,魏城鎮先后獲得“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村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集體”、“省級百強中心鎮”等榮譽稱號。游仙區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把魏城鎮打造為綿陽市縣域副中心城鎮和游仙區域副中心。
魏城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魏城是古代西蜀北向出川的必經之路,是金牛古道上的重要驛站、軍政要塞和
榮譽排行:
2022年6月,魏城鎮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
2022年2月,魏城鎮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城市化發展區)。
2015年4月,被命名為2014年度四川省省級生態鄉鎮。
2014年7月,魏城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9年1月,魏城鎮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05年10月,魏城鎮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文化旅游:
飛龍山紅軍戰斗遺址位于綿陽市游仙區魏城鎮飛龍村六組。其中,在位于山頂的飛龍山戰壕里,紅軍擊退了反對勢力5次發起的進攻。1935年3月底,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成功,紅軍主力劍指綿陽、江油。為阻
歷史沿革:
早在西晉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就被置為縣郡,其縣治持續時間長達730年。
境內有唐代摩崖石刻、宋代通濟橋碑、清代文風塔等眾多方物古跡。
自古就有金牛古道明珠、商業重鎮、軍事要塞之稱。
2019年1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綿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19〕27號):撤銷徐家鎮和東宣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魏城鎮管轄,魏城鎮人民政府駐正興街192號。
東鄉餅子,發源于魏城鎮繡山村。歷史悠久,傳承特制工具、手工制作,用料考究,柴火烤制,品種多樣,出鍋后香氣四溢,口感酥脆。是老少皆宜遠近聞名的游仙老字號名特小吃。東鄉餅子,曾是諸葛亮手下將士們果腹的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