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洞松鄉 | 隸屬:鄉城縣 |
區劃代碼:513336206 | 代碼前6位:513336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號:0836 | 郵政編碼:627850 |
轄區面積:約21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95人 |
人口密度:約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固松村 | ~203 | 村莊 | 藏語,意為“坐落于三座雪山之下的村子”。…[詳細] |
熱斗村 | ~205 | 村莊 | 藏語,意為“美麗村落”。該村于1958年建村,于1974年改為熱斗村生產隊,1984年更名為熱斗村村民委員會,并一直沿用至今。該村于2012年整村搬遷…[詳細] |
克斗村 | ~207 | 村莊 | 藏語,意為“贊揚、贊美”。該村于1958年建村,于1974年改為克斗村生產隊,1984年更名為克斗村村民委員會,并一直沿用至今,該村于2012年整村搬…[詳細] |
卡心村 | ~209 | 鄉中心區 | 藏語,意為“邊緣之村”。該村于1958年建村,于1974年改為卡心村生產隊,1984年更名為卡心村村民委員會,并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洞松村 | ~210 | 村莊 | 洞松村:戶數16戶,人數108人,耕地面積154畝。…[詳細] |
地名由來:
洞松鄉,“洞松”為藏語,意為“三條溝”,因該鄉村寨布局于三條溝中而得名。
基本介紹:
鄉城縣轄鄉。1958年置洞松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30公里。面積216平方公里,人口0.1萬。轄卡心、熱斗、固松、克斗4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大麥、小麥、青稞、玉米。
歷史沿革:
1958年,設洞松鄉。
1966年,改為反帝公社,1984年,改為洞松鄉。
松茸別名松菇,為口蘑科食用真菌。松茸營養豐富,含粗蛋白17%,粗脂肪5.8%,粗纖維8.6%,可溶性無氮化合物61.5%,鉀、鐵等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實為野生蘑菇之王。鄉城松茸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