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洋鄉 | 隸屬:靈川縣 |
區劃代碼:450323202 | 代碼前6位:450323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轄區面積:約21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9萬人 |
人口密度:約7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海洋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因境內海洋山而得名。海洋山原名海陽山,因高處常見云海和艷陽而得名,后同音改成海洋。…[詳細] |
江尾村 | ~200 | 村莊 | 江尾原名富江,因與大圩熊村、桂橋村等在端午節劃龍舟比賽中常落后,久之有“富江龍尾”之說,后演變為江尾。…[詳細] |
國清村 | ~201 | 村莊 | 因境內原有一座國清寺而得名。1949年稱國清村,屬臨桂縣潮田區。1951年屬臨桂縣第五區。1952年設國清鄉。1954年屬臨桂縣第十七區。1958年改…[詳細] |
海洋村 | ~202 | 鄉中心區 | 因境內海洋山而得名。海洋山名海陽山,因高處常見云海和艷陽而得名,后同音改成海洋。…[詳細] |
九連村 | ~203 | 村莊 | 因由九個自然村合成一個行政村而得名。1942年為九連村,屬靈川縣漓源鄉。1949年12月屬漓源區。1951年屬臨桂縣第五區。1952年與新民村并為九連…[詳細] |
大廟塘村 | ~204 | 村莊 | 大廟塘村因村西水塘邊建有大廟,故名。1942年稱巖口村,屬靈川縣漓源鄉。1949年12月屬漓源區。1951年屬臨桂縣第五區。1952年設大廟塘鄉。19…[詳細] |
水頭村 | ~205 | 村莊 | 水頭村因附近多條河水于此匯入湘漓兩河,故名。…[詳細] |
堯樂村 | ~206 | 村莊 | 因最初為姚姓先民居住成村落,后諧音改稱堯樂。…[詳細] |
大塘邊村 | ~207 | 村莊 | 大塘邊村位于海洋鄉東北部,距鄉政府駐地約7.3公里,全村共有農戶147戶,608人,該村古樹環繞,生態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民風淳樸,有悠久的歷史。村內…[詳細] |
新民村 | ~208 | 村莊 | 取“使民更新,教民向善”之意得名。1942年為新民村,屬靈川縣漓源鄉。1949年12月屬漓源區。1951年屬臨桂縣第五區。1952年并入臨桂縣第五區九…[詳細] |
小平樂村 | ~209 | 村莊 | 取小龍、東落、安子平(今廢)三村各一字得名,以“樂”代“落”,故名小平樂。…[詳細] |
濱洞村 | ~210 | 村莊 | 濱洞村原名冰垌,因村前巖洞常年流水,附近田垌常年積水,冬天全部結冰,故名。后諧音改成濱洞。…[詳細] |
思安頭村 | ~211 | 村莊 | 思安頭村原稱獅子頭,因村西北有一塊形似獅子頭的大石,故名。取意“居危思安”,改為思安頭。…[詳細] |
安泰村 | ~212 | 村莊 | 因境內原有一座安泰廟得名。原以牛溪河為界,北部村屯屬興安縣地,南部村屯屬臨桂縣地。1951年屬臨桂縣第五區轄地。1952年設安泰鄉。1954年屬臨桂縣…[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駐地得名,因地勢高,十年有九旱,地下水位低,夏季高陽如大海,故名海陽坪。由于干旱多,當地人認為地名不佳,故將陽改為洋,名海洋。
基本介紹:
海洋鄉是遠離縣城48公里的山區鄉鎮,總面積216平方公里,轄13個村委會,1個街委會,總人口24212人,有耕地面積28000多畝,其中水田面積19987畝,是一個典型缺水型高寒干旱鄉鎮。
該鄉以一紅(西紅柿)、一白(白果)、一綠(綠辣椒)、一紫(紫長茄)為主的四色農業爭奇斗妍,競相發展,每年都種有8000畝的華南紅寶石西紅柿,平均畝產可達8000多斤;總產值可達2500萬元;種有白果樹56萬株,其中老樹1700多株,年產白果650噸左右;另外還發展1500畝的辣椒,700畝的紫長茄的種植規模。僅這“四色”農業可增加農民人均收入1800多元。
此外,在“四色”農業穩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海洋鄉人口數量為1.69萬人,位列靈川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8位。
文化旅游:
海洋銀杏林位于桂林靈川縣海洋鄉境內。林區有銀杏樹100萬株,一簇簇,一排排,一片片植于秀麗的田園間或村莊舍旁,林區面積4平方公里,樹齡一般為30-50年,林冠平均高度13米,樹干直徑0.5米
水頭村古銀杏位于靈川縣海洋鄉水頭村委力背村,年代為距今500多年。水頭村古銀杏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靈川讀書巖石刻位于靈川縣海洋鄉大廟塘村委巖口村,年代為宋。靈川讀書巖石刻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桂林市靈川縣海洋鄉大廟塘村委會大桐木灣村,名列第2批中國傳統村落。據清光緒三年纂修的唐氏家譜記載,該村唐氏先祖原系湖南永州府零陵縣人,乾隆初年由全州遷至此聚居繁衍至今。大桐木灣村現存的古建筑
海陽廟(包括明心寺、靈澤廟、海陽山摩崖石刻)明心寺位于桂林靈川海洋鄉東北方向的海洋山下。該寺始建于唐代,宋代賜名靈澤廟,明朝更名龍母廟,清稱海陽廟,后改稱明心寺,以祭祀湘漓二水之源神。
歷史沿革:
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0年),轄區屬臨桂縣東鄉;清朝末年,屬臨桂縣大圩鄉。
民國前期,沿襲清制;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臨桂縣潮田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撤區設鄉,轄區屬臨桂縣海洋鄉,鄉公所駐海洋街;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恢復區稱謂,轄區屬潮田區。
1949年11月22日,臨桂縣解放,轄區仍屬潮田區。
1950年10月,各區改以數字排列,轄區屬第七區,是年12月調整為十二區。
1
靈川銀杏俗稱白果, 又叫公孫樹、鴨掌樹。果(種實)為圓形或長圓形、卵形、橢圓形, 外種皮肉質, 中種皮骨質, 內種皮膜質。種核(白果)橢 圓, 卵形或長橢圓形, 素有“活化石”之稱。有斂肺氣、平皺、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