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和村 | 隸屬:得勝鎮 |
區劃代碼:510521103224 | 代碼前6位:51052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E |
長途區號:0830 | 郵政編碼:646106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7.1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為弘揚仁義道德,希望當地村民之間和諧共處,故名。
榮譽排行:
2017年12月,四川省文明辦授予仁和村第四屆四川省文明村鎮稱號。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仁和村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基本介紹:
仁和村系原得勝鎮黃桷沖村、開明村于2005年強村并組而成。地處瀘縣得勝鎮南大門,毗鄰龍馬潭區雙加鎮、瀘縣云龍鎮,與接官壩村以仁和溪為界。距瀘州25公里,距縣城福集14公里,219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全村1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341戶,總人口4738人,有黨員88人,全村適齡勞動力3302人,外出務工人數1819人。轄區面積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20畝。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19200元。
仁和村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季風性氣候明顯。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天氣溫暖,天干物燥多干旱,夏季天氣炎熱,雨水集中,災年時夏旱洪澇突出,秋季涼爽多雨,濕度大,常伴有秋綿雨,冬季天氣寒
歷史沿革:
仁和村于2005年由開明村、黃桷沖村兩村合并而成,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仁和村附近有瀘縣龍橋文化生態園、瀘州玉蟾山、百和高洞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瀘縣龍橋群、羅盤嘴墓群、蔣兆和流民圖石刻等旅游景點,有瀘州糯紅高粱、牛灘生姜、瀘縣青花椒、鳳凰蘿卜、瀘州葡萄仿、玄灘粉蒸泥鰍等特產,有瀘州雨壇彩龍、玄灘獅舞、瀘州雨壇彩龍、班打獅子、先市醬油釀造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