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得勝鎮 | 隸屬:瀘縣 |
區劃代碼:510521103 | 代碼前6位:51052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E |
長途區號:0830 | 郵政編碼:646106 |
轄區面積:約5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萬人 |
人口密度:約62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林坎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林坎社區于2003年12月20日成立,由原得勝街村居委會更名而成。南起罐頂山一社迎賓路一段起點,北至得勝村6社迎賓路二段仁和精米加工廠,西起得勝村四社…[詳細] |
宋觀社區 | ~004 | 特殊區域 | 瀘縣得勝鎮宋觀社區,由4條街組成,雙龍街、育新街、橫街子、東門街。該社區人口較少,常住人口較多,總人口619人,總戶數223戶,該社區黨員人數:37人…[詳細] |
順江社區 | ~005 | 特殊區域 | 順江社區隸屬瀘縣得勝鎮政府管轄,位于原瀘縣順河鎮電影院,2006年7月瀘縣區劃調整,原順河鎮撤銷并入得勝鎮,原順河鎮政府所在地順河街村設立順江社區。占…[詳細] |
白象村 | ~222 | 村莊 | 白象村由原白象村、碑田村、宜民村在2005年合并為一個村。村名為白象村。(由坐落于白象村的白象寺而得名。) 白象村東和321國道,以及得勝鎮接官壩村接…[詳細] |
接官壩村 | ~223 | 村莊 | 瀘縣得勝鎮接官壩村位于得勝鎮南部,毗鄰得勝鎮轄區內的得勝村、仁和村、白象村、灌頂山村,與龍馬潭區金龍鎮接壤,地勢北高南低,村域面積7.3平方公里,平均…[詳細] |
仁和村 | ~224 | 村莊 | 仁和村系原得勝鎮黃桷沖村、開明村于2005年強村并組而成。地處瀘縣得勝鎮南大門,毗鄰龍馬潭區雙加鎮、瀘縣云龍鎮,與接官壩村以仁和溪為界。距瀘州25公里…[詳細] |
得勝村 | ~225 | 鎮鄉結合區 | 1、基本村情:得勝村位于得勝鎮城郊1公里,有11個村民小組,共975戶,全村總人口3309人,其中黨員82人,田1865畝,土380畝,流轉158畝,…[詳細] |
貫頂山村 | ~226 | 鎮鄉結合區 | 罐頂山村位于瀘縣的東南部,全村轄區面積4.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88畝,至2017年底統計人口4060人,1176戶,勞動力2412人。轄九個村民…[詳細] |
大水壩村 | ~227 | 村莊 | 瀘縣得勝鎮大水壩村位于得勝鎮東北部。港城大道、得宋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全村轄區面積5.6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小組,938戶,3305…[詳細] |
龍陰溝村 | ~228 | 村莊 | 瀘縣得勝鎮龍陰溝村是位于得勝東北部的省級貧困村,由原大碉樓、龍陰溝、陶坪三村44個村民小組合并而成,轄區面積7.138平方公里,耕地3437.8畝。現…[詳細] |
蕎子壩村 | ~229 | 村莊 | 瀘縣得勝鎮蕎子壩村位于得勝鎮的東北部,是奇峰鎮和云龍鎮交界的一個小村莊。 于2005年由原童廟子村、石柱山村、蕎子壩村合村并組。占地面積約7.12公頃…[詳細] |
東皇殿村 | ~230 | 村莊 | 得勝鎮東皇殿村位于瀘縣得勝鎮的東面,東至云龍伏耳村、南至本鎮貫頂山和大水壩村、西至本鎮龍陰溝村和宋觀街村、北至本鎮蕎子壩村。全村轄區面積4.74平方公…[詳細] |
桐樂村 | ~231 | 村莊 | 瀘縣得勝鎮桐樂村與瀘縣玉蟾山風景區相連,坐落在港城大道的核心段,正處玉蟾山隧道口。整個村被山水包圍,背有青山連綿、前有馬溪河環繞、風景獨特、是居家養老…[詳細] |
上頂山村 | ~232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上頂山村轄區面積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56.67畝,地處縣道福石公路8公里,321國道港城大道貫穿1社,馬溪河對流轄區8個小組,…[詳細] |
順民村 | ~233 | 村莊 | 瀘縣得勝鎮順民村是位于得勝東北部的省級貧困村,由原民樂、順利兩個村25個村民小組合并而成,轄區面積8.5平方公里,耕地 瀘縣得勝鎮順民村是位于得勝東北…[詳細] |
高石塔村 | ~234 | 村莊 | 高石塔村位于鎮駐地林坎場東北15公里,西靠玉蟾山,東接馬溪河,化石(化肥廠到石橋)公路通村,有村級小學一所,小規模茶廠一個。全村總面積9.6平方公里,…[詳細] |
門斗山村 | ~235 | 村莊 | 門斗山村位于四川省瀘縣得勝鎮,位于東經105°45" 12”,北緯29°17°41”,平均海拔309米,門斗山村位于瀘縣東北部,距離鎮政府10余公里,…[詳細] |
地名由來:
得勝鎮原名林坎驛,相傳戰亂時期一位姓林的將軍征戰到此,聽說地名叫林坎,寓意姓林的要遭“砍”不吉利,他說,既然在這里打了勝仗,干脆叫“得勝”算了,由此而得名。
基本介紹:
得勝鎮位于瀘縣中南部,東鄰奇峰鎮和云龍鎮,南接瀘州龍馬潭區雙加鎮和金龍鎮,西與牛灘鎮接壤,北與喻寺鎮相鄰。距瀘州市城區25公里,距瀘縣縣城10公里。321國道和“合牛”公路縱橫交叉通過境內,交通、通訊便捷,農副產品、礦產資源豐富。全鎮轄區面積88平方公里,轄14個農業行政村,3個社區,141個村(居)民小組,總耕地面積3003.1公頃。全鎮城鎮常住人口1.05萬人,建成區面積1.3平方公里,其中共計綠化覆蓋面積391600平方米、公共綠地面積156030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0.1%、綠地率達到1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4.86平方米。2015年末全鎮總人口58507人,工業生產總
榮譽排行:
2016年7月,被四川省環境保護廳命名為2015年度四川省省級生態鄉鎮。
2015年4月,被命名為2014年度四川省省級生態鄉鎮。
文化旅游:
兩河口窖池位于得勝鎮罐頂山村2組,時代為1978,類別為其他。2013年,兩河口窖池列入瀘縣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十二年(1923年)前,得勝鎮境域屬瀘縣麟現鄉。
民國十二年(1923年),設得勝鄉,后幾經撤置。
瀘縣解放初期,屬福集區。
1958年,鄉改公社。
1960年,劃歸宋觀區。
1965年,劃歸福集區。
1984年,公社改鄉。
1992年8月,得勝、宋觀2鄉合并為得勝鎮。
2006年8月,順河鎮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