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橋鎮 | 隸屬:廣安區 |
區劃代碼:511602107 | 代碼前6位:51160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X |
長途區號:0826 | 郵政編碼:638008 |
轄區面積:約46.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8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4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3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天一門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天一門社區位于花橋鎮北方向約 0.5公里,有4個小組,共1001戶,全社區總人口2312人,其中黨員88人,預備黨員1人,入黨積極分子3人,勞動力人數…[詳細] |
拱橋壩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拱橋壩村位于花橋鎮約1.48公里,有 4個村民小組,共 1345 戶,全村總人口 3159人,其中黨員84人,預備黨員1人,入黨積極分子4 人,勞動力…[詳細] |
蒲蓮社區 | ~003 | 鄉中心區 | 蒲蓮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石鼓村 | ~202 | 村莊 | 石鼓村位于花橋鎮東南方向約 4.2公里,有10個村民小組,共 261戶,全村總人口 942人,其中黨員28人,預備黨員42人,入黨積極分子4人,勞動力…[詳細] |
竹林村 | ~203 | 村莊 | 因境內有“竹林店”,當地有大片竹林,有村民在此設店,為過往客商、路人的歇息之地,故得名竹林店,村以此而得名竹林村。…[詳細] |
龍翔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龍翔村位于花橋鎮西北方向約1公里,有7個村民小組,共313戶,全村總人口 1087人,其中黨員32人,預備黨員0人,入黨積極分子3人,勞動力人數452…[詳細] |
花橋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花橋村位于花橋鎮東南方向約 0.5公里,有13個村民小組,共382戶,全村總人口1171人,其中黨員42人,預備黨員0人,入黨積極分子0人,勞動力人數…[詳細] |
星火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星火村位于花橋鎮北方向約1.5公里,有5個村民小組,共231戶,全村總人口950人,其中黨員22人,預備黨員1人,入黨積極分子1人,勞動力人數 660…[詳細] |
油坊村 | ~220 | 村莊 | 因境內有榨油坊,為當時重要的生產活動場所,故而得名油坊村。…[詳細] |
月山村 | ~221 | 村莊 | 因境內有“月山寨”而得名月山村。建國前屬花橋鎮第18保。1950年改為第18村。1953年劃入月山鄉。1955年改為第一聯社。1958年改為月山管理區…[詳細] |
雙峰村 | ~223 | 村莊 | 雙峰村位于花橋鎮北方向約 8公里,有5 個村民小組,共197戶,全村總人口 602人,其中黨員 28人,預備黨員2人,入黨積極分子 1 人,勞動力人數…[詳細] |
水寨村 | ~226 | 村莊 | 水寨村位于花橋鎮西南方向約 3公里,有8 個村民小組,共178戶,全村總人口 1049人,其中黨員 28人,預備黨員0人,入黨積極分子3人,勞動力人數…[詳細] |
沖鋒村 | ~228 | 村莊 | 沖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環城村 | ~229 | 村莊 | 環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上游村 | ~230 | 村莊 | 上游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龍鹽村 | ~231 | 村莊 | 龍鹽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巖村 | ~232 | 村莊 | 因境內有“大巖口”而得名。建國前屬花橋鄉第22保。1950年改為第22村。1951年改為大巖村。1953年拆花橋鎮大巖村等置蒲蓮鄉。1955年改為大巖…[詳細] |
六角村 | ~233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塊大田呈六角形,村民在此聚居形成較大聚落,村以此得名六角村。…[詳細] |
來蘇村 | ~234 | 村莊 | 因境內有“來蘇寨”而得名。相傳宋代大學士蘇東坡游學來過此寨,故名來蘇村。…[詳細] |
太陽村 | ~235 | 村莊 | 因境內有“太陽溝”而得名。境內崖石上有兩塊石碑,各高2米、寬1米,碑上分別漆有紅白2色,圓形紅的象征太陽,白的象征月亮,故名太陽村。…[詳細] |
金鶴村 | ~236 | 村莊 | 金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自生村 | ~237 | 村莊 | 取“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之意而得名。建國前屬花橋鄉第29保。1951年為29村。1961年更名大有公社自生大隊。1984年社改鄉為大有鄉自生村。199…[詳細] |
高升村 | ~238 | 村莊 | 因境內有高升溝而得名高升村。建國前屬花橋鄉第29保。1951年為花橋鄉第29村。1953年拆出部分建大有鄉。1961年改名大有公社高升大隊。1984年…[詳細] |
圣廟村 | ~239 | 村莊 | 因境內有三圣廟而得名。建國前屬花橋鄉第10保。1951年為花橋鄉第10村。1953年拆花橋部分建大有鄉。1961年為大有公社三圣大隊。1984年社改鄉…[詳細] |
一心村 | ~240 | 村莊 | 取“一心一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意而得名。一心村。…[詳細] |
新樓村 | ~241 | 村莊 | 因境內舊時有新建九間樓,村民住建聚居形成自然村,村以此得名新樓村。…[詳細] |
新燕村 | ~242 | 鄉中心區 | 新燕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沙星村 | ~243 | 村莊 | 沙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黎村 | ~244 | 村莊 | 由原來的三清村和黎明村合并后各取一字而得名三黎村。…[詳細] |
光榮村 | ~245 | 村莊 | 因該村1966年農業生產成績顯著,受到縣級獎勵,故以光榮得名,名為光榮村。…[詳細] |
大利村 | ~246 | 村莊 | 大利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唐店村 | ~247 | 村莊 | 因境內有唐家店,建國前有唐姓居民于境內開設商店,故名唐家店,村以此得名唐店村。…[詳細] |
消河村 | ~248 | 村莊 | 因消水河而得名。境內一小河,如遇暴雨,河水猛漲,雨止則水消退,俗稱消水河,村以此得名消河村。…[詳細] |
新寺村 | ~249 | 村莊 | 據境內“新寺嶺”,山嶺上系解放前建的一新寺,村以此得名新寺村。…[詳細] |
地名由來:
花橋鎮因境內花山寺和古生橋得名。
基本介紹: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位于渠江以西,廣安市、區北部,東與達洲市渠縣接壤,西鄰南充市的蓬安縣、營山縣。距廣安市城區46公里,渠縣、蓬安縣城35公里。成達鐵路、公路國道“318線”、川鄂公路及川東天然氣管道穿鎮而過。花橋鎮屬平壩淺丘地形,素有“-原”之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被人們譽為“金三角”。
花橋屬建制鎮,由原花橋、月山兩鄉鎮組成,幅員面積4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890畝,27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人口36500人。城鎮水、電、氣、通信、閉路電視等基礎設施齊備,教育、衛生事業發達,區級醫院、高完中、初級中學、中心小學校等設置完善。城鎮人氣旺盛、商氣濃郁、文氣高雅,政治、經
榮譽排行:
2022年6月,花橋鎮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
2022年2月,花橋鎮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城市化發展區)。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花橋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4年7月,花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宋朝,屬沙溪鎮。
清宣統二年(1910年),設花橋鎮。
民國十年(1921年),改為大有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改為花橋鎮。
1953年,分為花橋、月山、大有、蒲蓮、消河、雙山6鄉,屬第五區。
1958年,鄉改公社。
1966年,更名東風公社。
1971年,更名花橋公社。
1984年,公社改鎮。
1992年10月,大有、消河、月峰3鄉并入花橋鎮。
2019年12月,撤銷蒲蓮鄉、大有鄉、消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
龍安柚:該園種植龍安柚已有百余年歷史,唯一幸存的兩株老柚樹現仍具有較好的掛果能力。幾百株直接從老柚樹上壓條繁殖的柚樹正處于盛果期,果實品質極佳。該園產品從1992年至1999年連續五次榮獲全國優質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