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橋街道 | 隸屬:高新區 |
區劃代碼:511011005 | 代碼前6位:51101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川K |
長途區號:0832 | 郵政編碼:641100 |
轄區面積:約33.7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1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2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松三社區 | ~001 | 主城區 | 為原松柏社區和三溪村合并而來,取松柏社區社區“松”字與三溪村“三”字![詳細] |
高橋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因境內有高橋,為村民生產生活的重要橋梁,村民據此聚居,建村于此,村以橋名,村改社區后沿用舊名。…[詳細] |
松柏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駐地臨近河畔,境內松柏參天成群,設村于此,村改社區后,社區沿用舊名取名松柏社區![詳細] |
油坊社區 | ~005 | 村莊 | 解放前張家油坊設在此地,為當時重要的生產場所,在當地較有名氣,在此設村名油坊村,村改社區后沿用舊名![詳細] |
鳳廟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境內有鳳廟,社區以廟而名。解放前為十三保。1961年人民公社時為松柏公司三大隊。1984年撤大隊建村時地名普查時命名鳳廟大隊,建鳳廟村,成立鳳廟村村…[詳細] |
晏灣社區 | ~007 | 主城區 | 此地地形彎曲低凹,早年晏姓居民居住于此![詳細] |
跳墩社區 | ~008 | 主城區 | 駐地臨近河畔,因河壩上無橋,當地群眾踩石墩過河,設村于此名為跳墩村,村改社區后沿用舊名![詳細] |
雙烈社區 | ~009 | 主城區 | 解放初,征糧剿匪中,曾有兩名戰士犧牲于此,事跡為當地村民所歌頌,建村時為紀念此事跡,取名雙烈村。…[詳細] |
高鐵社區 | ~010 | 主城區 | 此地聚集了較多的因修建高鐵拆建房屋的居民,居民聚居于此并通過選舉產生的基層自治組織。…[詳細] |
長安社區 | ~011 | 主城區 | 寄寓長久平安、生活美好之意而得名。2014年3月31日,成立內江市東興區東興街道長安社區,社區名沿用至今![詳細] |
三溪村 | ~211 | 村莊 | 境內有三條小溪匯合于此。原為三溪公社一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時命名三溪大隊。1984年設三溪村。村名沿用至今![詳細] |
楠橋村 | ~212 | 村莊 | 境內有座楠木橋,為群眾重要的生產生活交通設施,村以橋而得名![詳細] |
謝沖村 | ~213 | 村莊 | 此地從前有名為謝姓的大地主,在當地較有名氣,建村于此![詳細] |
地名由來:
轄區有座比較高的橋,故名。
基本介紹:
高橋鎮位于內江市東興城區東北,海拔高度:322米。東與男家鎮,地理位置柳橋鄉相鄰,南接郭北鎮,西毗東興街道,勝利鎮,北抵雙才鎮。地處內高內吳公路與內江市區交匯處,距東興城區6公里。1992年7月由原松柏鄉,三溪鄉撤鄉合并新建立高橋鎮。鎮政府駐高橋,轄16個村,一個居委會,134個社,總人口30233人(其中農業人口27704戶人),幅員面積33.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825畝,糧食作物以產稻谷、小麥、玉米、紅薯為主,經濟作物生產甘蔗、花生、油菜、蔬菜。擁有17戶以造紙、塑料加工、鑄造、制鞋為主的企業。
歷史沿革:
1913年,置松柏鄉,因境內青登寺松柏參天故名。
1951年析出另置互助、團結、烈士、五星鄉,并團結、互助向內為三溪鄉。
1955年,并入烈士鄉。
1958年,撤鄉建社,名松柏社。
1984年,撤社復鄉,更名為松柏鄉。
1992年,撤松柏、三溪鄉置高橋鎮,2016年3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內江市東興區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16〕2號),撤銷高橋鎮,設立高橋街道,街道辦事處駐
區劃:四川省·內江市·高新區·高橋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