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仙鎮 | 隸屬:劍閣縣 |
區劃代碼:510823112 | 代碼前6位:51082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H |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300 |
轄區面積:約3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8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金仙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金仙社區位于金仙鎮場鎮,區域面積4.5平方公里,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金仙社區與原金仙村一、二、三組整合為金仙社區,耕地面積1200畝,轄5個居民小…[詳細] |
西河村 | ~202 | 村莊 | 西河村由原井峰、雙柏、西河、金仙村四組合并而成,調整后西河村東與金仙場鎮相連,南與長嶺村相連,西接演圣鎮中子村,北鄰公興鎮龍座村,區域面積12.8平方…[詳細] |
賽金村 | ~203 | 村莊 | 賽金村由原金仙鎮賽金村和柏埡村合并而成,位于金仙鎮3.5公里處,有7個村民小組,全村621戶1860人,耕地2160.8畝,區域面積8.5平方公里,中…[詳細] |
大順村 | ~206 | 村莊 | 大順村由原金仙鎮大順村和雙河村合并而成,位于金仙鎮東部,我村交通便利,區域面積6.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743戶2026人,下轄8個村民小組,中共黨員6…[詳細] |
小橋村 | ~207 | 村莊 | 小橋村位于金仙鎮南邊,與涂山鎮接壤,幅員面積4.8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867畝,總人口1380人465戶,產業主要以柑橘、漁業養殖、生…[詳細] |
長嶺村 | ~209 | 村莊 | 原長嶺鄉駐地位于該村,村遂借取鄉名為名。…[詳細] |
橋樓村 | ~210 | 村莊 | 境內有一橋樓溝,村以溝名。1958-1992年為和平大隊,因重名于1992年更名為橋樓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復興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原復興公社駐地位于該村,村遂借取公社名為名。…[詳細] |
玉溪村 | ~212 | 村莊 | 因此地有一小溪且旁邊建有一玉皇觀廟,村因此得名。…[詳細] |
玉臺村 | ~213 | 鄉中心區 | 境內有一玉臺山,故名。1958-1992年為涼山大隊,因重名于1992年更名為玉臺村村民委員會,2020年金城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雙橋村 | ~214 | 村莊 | 境內袁家溝有拱橋、平橋各一座,故名。1958-1992年為雙橋大隊,于1992年更名為雙橋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在武王興周滅紂時期,燃燈助姜尚興周滅紂有功,成佛后更是金光燦爛之仙,山因仙名,得名金仙。而后人們為祈禱燃燈而修建寺廟登仙寺,又名金仙寺,明代于此興場后又名金仙場,故名。
基本介紹:
金仙鎮位于劍閣縣南部,總面積80.3平方千米,距離縣城103公里,轄區總人口18366人,東與涂山鎮接壤,南與南部縣太霞鄉為鄰,西與演圣鎮相連,北與公興鎮毗鄰,屬于升鐘水庫淹沒區。民國設鄉公所,解放后設金仙鄉,設金仙區,1952年置金仙鄉,1955年涂山、吼獅2鄉并入,1958年改公社,1961年涂山、吼獅析出,1984年復置鄉,1992年長嶺鄉并入建金仙鎮,1995年長嶺鄉析出,2020年長嶺鄉再次并入金仙鎮。 金仙鎮耕地面積39316畝,其中水田10184畝,旱田29042畝,人均耕地2.14畝。金仙鎮轄賽金、大順、小橋、西河、橋樓、復興、玉溪、玉臺、雙橋、長嶺10個村民委員會,金仙社區1
歷史沿革:
民國設鄉公所。
于1952年置金仙鄉,1955年涂山、吼獅2鄉并入,1958年更名為金仙公社,1961年涂山、吼獅析出,1984年復置金仙鄉,1992年更名為金仙鎮,1995年,長嶺鄉析出。
2020年,撤銷長嶺鄉,將其并入金仙鎮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