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復興鎮 | 隸屬:東坡區 |
區劃代碼:511402212 | 代碼前6位:51140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Z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20000 |
轄區面積:約76.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3萬人 |
人口密度:約38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復興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復興社區幅員面積0.73平方公里,轄區有3個居民小組,565戶,1689人,是個典型的農村型社區。轄區內有學校三所,農商銀行兩所,醫院一所,郵政所一所…[詳細] |
金花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境內有原金花鄉駐地,社區遂借取鄉名為名。…[詳細] |
柳圣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柳圣社區位于復興鎮東面,下轄居民小組18個,幅員面積9.1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044人,常住人口3010人,下設黨支部4個,黨員人數178人。主導產…[詳細] |
正義村 | ~200 | 村莊 | 正義村位于復興鎮東南方向,距離鎮政府12公里,由原金星村、正義村、夏橋村合并而來,屬丘陵淺山地貌,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39畝,下轄10…[詳細] |
五皇村 | ~201 | 村莊 | 五皇村位于復興鄉東南面,東與柳圣鄉力爭村接壤、南與青神縣高臺鄉毗鄰、西與群英村相連、北臨鯽江河,幅員面積2.9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共884戶,…[詳細] |
高塔村 | ~202 | 村莊 | 高塔村位于復興鄉北面,屬永壽、金花、崇禮三鄉鎮交界之處。全村幅員面積1.5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共810戶,2358人,耕地面積2350畝。村內種…[詳細] |
白塔村 | ~203 | 村莊 | 境內有大旺寺,大旺寺有千年古塔一座。解放初期,大旺寺1953年8月實行鄉制,屬金花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曾名紅星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屬…[詳細] |
山祠村 | ~204 | 村莊 | 山祠村位于復興鄉西部,毗鄰永壽鎮,幅員面積3.97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679戶,2232人,耕地面積2032畝,屬于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平壩村。產…[詳細] |
紅五星村 | ~205 | 村莊 | 紅五星村位于復興鄉西南面,地處鯽江河畔屬半丘半坎,幅員面積1.5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00戶,共2650人,耕地面積2000余畝。全村主要…[詳細] |
長山埂村 | ~206 | 村莊 | 此地有一地名為長山埂。解放初曾名筆架村、新民村。筆架村后更名為筆架大隊;新民村更名為躍進大隊,1981年因境內有川爺廟和古墳包各取一字更名為川古大隊;…[詳細] |
五圣村 | ~207 | 村莊 | 駐地五圣場,村名遂借取駐地名為名。以駐地五圣場得名。1962年為五星大隊,1967年為五圣大隊,隸屬柳圣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五圣村,隸屬柳…[詳細] |
楠橋村 | ~208 | 村莊 | 楠橋村位于復興鎮東面,距離鎮政府駐地約10公里,由原桂花村和楠橋村合并而成,幅員面積6.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37畝,下轄12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詳細] |
地名由來:
原稱鎮子場,明末被火燒毀,以后重建,恢復此場,故名。
基本介紹:
復興鎮地處岷江東岸,位于東坡、仁壽、青神三(區)縣交界處,幅員面積76.48平方千米,耕地面積6.1萬畝,戶籍人口4.8萬人,轄行政村9個、社區居委會3個,村(居)民小組142個,共有黨支部43個,黨員1729人。復興鎮為農業鄉鎮,現建成高標準農田3.99萬畝,達到基本農田面積的94.5%。現有“稻—蔬(藥)”輪作基地2.5萬余畝、水果種植2.1萬余畝、水稻制種0.3萬畝,并建成種子烘干加工倉儲中心1座。轄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有粵江河、沙溪河等自然河流,有鹽井溝、牯牛坡等小型水庫,有大旺山白塔和藏書樓等人文景觀,其中大旺山白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自2020年起,五圣村、長山埂村、高塔村、山祠村先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復興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3年2月,2012年度四川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復興鎮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2019年1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眉山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19〕13號):撤銷柳圣鄉和復興鄉,設立復興鎮,以原復興鄉、原柳圣鄉和原金花鄉通政街社區、正義村、長山埂村、白塔村、金花村、紅陵村所屬行政區域為復興鎮的行政區域,復興鎮人民政府駐興旺街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