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底堡鄉 | 隸屬:沐川縣 |
區劃代碼:511129205 | 代碼前6位:511129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川L |
長途區號:0833 | 郵政編碼:614500 |
轄區面積:約70.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5萬人 |
人口密度:約249人/平方公里 | 海拔:700米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月咡臺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月咡臺社區:成立于2003年11月,地處底堡中心,幅員面積1.1平方公里,轄3個居民小組,258戶,人口2618人。…[詳細] |
五通村 | ~200 | 村莊 | 因此地有五條道路交叉到一個地方而得名五通嘴,成立村委會后取名為五通村。…[詳細] |
衛國村 | ~201 | 村莊 | 解放前因境內有所私塾學校名為六角學校故村名為六角村,解放后因為抗美援朝的口號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更名為衛國村。…[詳細] |
花園村 | ~202 | 鄉中心區 | 因此地以前有一戶有錢人家修建了一個很大的花園而得名花園村。…[詳細] |
鶯歌村 | ~203 | 村莊 | 相傳湖廣填四川鄧姓家族遷入此地建設屋基名為鶯歌屋基而得名鶯歌村,故名。…[詳細] |
龍沱村 | ~206 | 村莊 | 據傳一百多年前白巖寨的道士黎端公將龍捉來放入洞坎沱中而得名龍沱。…[詳細] |
水月村 | ~207 | 村莊 | 因境內以前有水月寺而得名水月村。解放時屬龍沱鄉,后撤鄉并入干劍公社。1994年更名為干劍鄉水月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并入底堡鄉更名為底堡鄉水月村村民…[詳細] |
五顯村 | ~208 | 村莊 | 相傳此處是五仙斗法,各顯神通的地方,老百姓就取名為五顯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底堡鄉因境內龍溪河底有一個形如碉堡的巨石而得名。
基本介紹:
底堡鄉位于沐川縣東南部,距縣城17.5公里,幅員面積70.23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為山地,平均海拔700米,龍溪河穿境而過,是三區縣交界處(敘州區、屏山縣、沐川縣)。全鄉轄7個村和1個社區,總人口17461人。中共底堡鄉委員會共有11個黨支部,共計黨員425名,其中機關支部黨員20名,青年支部黨員4名。近年來,底堡鄉圍繞全縣“一根竹、一顆芋、一葉茶”產業布局,立足鄉情,確立了以魔芋產業為支柱,分片區、分土壤、分業主、分風險,梯次建設“多個百畝風險培育區”、“一個千畝連片核心區”、“一條魔芋糧經產業帶”的產業發展總體布局,打造了一個“全流程服務、全鏈條配套”的魔芋產業發展模式。目前,全鄉種植魔芋截
歷史沿革:
1950年12月,設底堡鄉。
1966年,鄉改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鄉。
1992年9月,干劍鄉并入底堡鄉。
1995年10月,析置干劍鄉。
2003年3月,干劍鄉并入底堡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