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馬村 | 隸屬:上郭鄉 |
區劃代碼:140802204215 | 代碼前6位:14080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村民委員會駐地上馬得名。是上馬自然村獨立組成的農村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該村古名如永鄉,在春秋時期,下馬村有一神童,在孔子騎馬西游時,以塵土壘一瓜園,擋其路,孔子弟子呼喚不予讓路,孔子下馬問曰:“何不讓路?”對曰:“是以馬避園,還是以園避馬?”孔子未能對,遂又問:“畜何以卵生,畜何以胎生?”又未能對,孔子自知不如,避而過之,后人為紀念此事,便將村名取名為下馬村。孔子直走到此村上馬,人們遂將村名更為上馬村。
基本介紹:
上馬村地處上郭鄉最東邊與鄰近的三路里鎮、王范鄉接壤,全村共有 1450人,土地5200畝,主導產業以糧棉果為主。
一、注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創建活動扎實有序進行。創建活動組織健全,目標明確,措施得當,檔案齊全。文明和諧家庭創建率達80%以上,形成文明和諧共建共享的生動局面。
二、村級經濟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多年來,我們注重把果業林作為我村主導產業加以發展,截至目前,以人均2.5畝“秦王桃”作為品牌雷響市場,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未發生過損毀耕地、污染水源和污染環境的不良事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改善村容村貌,各項基礎設施較為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屬五區下馬治村;1953年政區調整,屬霍趙鄉;1958年,屬于運城縣上郭公社霍趙管理區;1961年,上馬村改為上馬生產大隊,屬于運城縣上郭人民公社管轄;1984年5月,恢復鄉鎮建制,上馬生產大隊更名為上馬村民委員會,屬于運城市(縣級)上郭鄉;2000年,撤地設市,屬運城市鹽湖區上郭鄉至今。
周邊相關:
上馬村附近有解州關帝廟、舜帝陵廟、運城鹽湖(中國死海)、鳳凰谷森林公園、運城九龍山自然風景區、南風廣場等旅游景點,有王過酥梨、運城鹽池大鹽、運城鹽池黑泥、糖豆角、黍面油糕、運城池鹽等特產,有運城河東制鹽技藝、鹽湖龍燈舞、鳴條二月二四圣出巡古廟會、武氏中醫脾胃派療法、土布制作技藝、侯村花船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上郭鄉·上馬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