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莊村 | 隸屬:陽王鎮 |
區劃代碼:140825106204 | 代碼前6位:14082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地處峨嵋坡腳,南高北低,來村要上行,故名上莊。俗稱莊里。
基本介紹:
上莊村在新絳縣城西南21公里,陽王鎮政府西南1公里,南依峨眉嶺,系丘陵地帶。因地居高處,南高北低,人往上行,故名上莊,俗名莊里。村北緊鄰西大街,省道臨夏公路從村東南上聞喜,縣道新(新絳)北(本鎮北池村)公路從此東西橫穿。全村共有4個居民組,266戶,1060口人,土地總面積4580畝,耕地面積2260畝,主導產業以蘋果、油桃為主,特產有柿子、藥材,人均純收入達3000元。村內基礎設施完善,社會公益事業發展較快,自來水入戶率和安全飲用率達100%,有線電視使用率達到95%以上,通電率100%,村容村貌整潔有序,村內建有小學、衛生診所、文體休閑廣場,逢年過節還要舉辦文體比賽、社火表演等大型文化活動
歷史沿革:
1947年4月,新絳縣解放,上莊成立農會組織,實施土地改革。
1948年,由村民選舉產生村長、副村長、委員,屬第二區。
1953年,村中成立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屬陽王鄉。
1958年公社化后,屬陽王管理區。
1961年撤銷公社下轄的管理區,改稱上莊生產大隊。
1968年,成立革命委員會,負責政工、武裝、生產、文教、衛生等工作。
1984年撤銷革命委員會,由村民選舉產生上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上莊村附近有新絳龍興寺、絳州署景區、絳守居園池、稷益廟堂、絳州文廟、白胎寺等旅游景點,有新絳云雕漆器、新絳遠志、絳州澄泥硯、絳州面塑、符村清蓮、羊雜爛等特產,有絳州鼓樂、新絳面塑、絳筆制作技藝、絳州木版年畫、新絳戲曲剪紙、絳州皮影戲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陽王鎮·上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