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張村 | 隸屬:泉掌鎮 |
區劃代碼:140825107200 | 代碼前6位:14082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相傳,該村張姓先來,吳姓后來,但張姓不幸無嗣絕后,僅剩吳姓,為了紀念張姓,且該村位居北張之南,故名南張。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南張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南張村位于泉掌鎮北邊,與北張鎮西行莊相鄰。全村共有土地面積3768畝,耕地面積2861畝。全村共有4個居民組,285戶,1200口人,25名黨員。該村主要以蔬菜種植、銷售為主導產業。學校共有教職工9人,學生98名。該村民風淳樸,文化體育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每年九月十三都舉行盛大的古廟會活動。2011年南張村被評為“依法治村先進單位”。全村主要以西紅柿、黃瓜種植為主。該村的黃瓜品質極佳,有“有機黃瓜第一村”的美稱。全村共有蔬菜大棚496座,其中超大棚17座,日光溫室479座,深井6眼,管灌7260米,灌溉面積2861畝。有占地面積20余畝的蔬菜批發市場一處。從事蔬菜經濟專業戶20余戶,從業人數17
歷史沿革:
1947年4月,新絳縣解放,南張村成立農會組織,實施土地改革。
1948年,由村民選舉產生村長、副村長、委員,屬第四區。
1953年底,村中成立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
1956年,屬三泉鄉。
1958年公社化后,屬第七管理區。
1961年撤銷公社下轄的管理區,改稱南張生產大隊。
1968年,成立革命委員會,負責政工、武裝、生產、文教、衛生等工作。
1984年撤銷革命委員會,由村民選舉產生南張村村民委員會。
20
周邊相關:
南張村附近有新絳龍興寺、絳州署景區、絳守居園池、稷益廟堂、絳州文廟、白胎寺等旅游景點,有新絳云雕漆器、新絳遠志、絳州澄泥硯、絳州面塑、符村清蓮、羊雜爛等特產,有絳州鼓樂、新絳面塑、絳筆制作技藝、絳州木版年畫、新絳戲曲剪紙、絳州皮影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