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馮村 | 隸屬:埝掌鎮 |
區劃代碼:140828104204 | 代碼前6位:14082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五代時,宰相馮道死后葬于此地,因該村在墳墓上方,故名上馮村。
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馮道歷五代十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后唐莊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閔帝李從原、后唐末帝李從珂、后晉高祖石敬瑭、后晉出帝石重貴、遼…… 馮道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上馮村位于夏縣北端,埝掌鎮前山沿,夏后公路穿村而過,現有土地3460畝,耕地面積3190畝。農業生產以糧食為主。近年來,經過產業結構調整,現在村里共發展日光溫室大棚蔬菜260畝,夏播大蔥300畝。
全村共分六個村民小組,360戶,1338人,勞動力730人,現有黨員42人。
我們村2006年被確定為山西省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植樹造林園林村。現在村里主干道路全部鋪成了柏油路,各巷道全部經過了水泥硬化。建設小游園三處,占地3000平方米,文化體育廣場一處。設有籃球場、健身器材10套。村級活動辦公用房、村級衛生室先后于2007年、2008年建成。
2011年人均純收入達3470元
文化旅游:
圣母廟圣母廟(第三批省保)時代:元、明、清地址:夏縣埝掌鎮上馮村上馮圣母廟位于夏縣縣城北向15千米的埝掌鎮上馮村委會院內,始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廟宇坐北朝南,現存有圣母殿、配殿、香
歷史沿革:
1958年上馮屬埝掌人民公社管轄,設上馮生產大隊,屬埝掌管理區。
1959年屬上馮管理區。
1961年,聞喜縣和夏縣分縣后,上馮村仍歸埝掌人民公社管轄,并保留上馮生產大隊。
1984年,埝掌人民公社改為埝掌鎮后,上馮生產大隊歸埝掌鎮管轄,上馮生產大隊改為上馮村民委員會。
2000年4月,埝掌鎮一分為二,劃分埝掌鎮和南大里鄉,該村委會仍歸埝掌鎮管轄。
沿用至今未變化。
周邊相關:
上馮村附近有上馮圣母廟、運城司馬光祠、堆云洞、格瑞特莊園、運城瑤臺山風景區、金樓山等旅游景點,有夏縣西瓜、夏縣花椒、泗交黑木耳、晉南驢、山西小酥肉、祁家河柿餅等特產,有晉南土布織造技藝、手工空心掛面制作技藝、夏縣宮燈(柴森宮燈)、弦兒戲、夏縣蛤蟆嗡、衛夫人的傳說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埝掌鎮·上馮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