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秦村 | 隸屬:禹王鎮 |
區劃代碼:140828106208 | 代碼前6位:14082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中秦是根據秦寺和西秦的位置而叫的,因它在兩村的中間,故得名中秦。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中秦村被命名為山西省第二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中秦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中秦村地處鳴條崗腹地,土質肥沃,水資源充沛,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1296口人,其中0黨員29名,居住面積255畝,耕地面積1536畝,有深井15眼。在上級黨委正確領導下,黨支部村委一班人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方針的要求,努力改變生產和生活條件,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近幾年,中秦村兩委班子按照科學發展的思路,因地制宜,在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后,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農業生產由傳統的糧棉為主逐步調產到以辣椒、西紅柿、豆角的蔬菜種植為主。展望未來,中秦村兩委班子將堅定不移地踐行科學發展觀,以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積極進
歷史沿革:
1958年中秦村屬禹王人民公社管轄,設中秦生產大隊。
1961年,聞喜和夏縣分縣后,中秦村仍歸禹王人民公社管轄,并保留中秦生產大隊。
1984年,禹王人民公社改為禹王鄉后,中秦生產大隊歸禹王鄉管轄,中秦生產大隊改為中秦村民委員會。
2021年,禹王鄉改為禹王鎮后,中秦村民委員會歸禹王鎮管轄。
周邊相關:
中秦村附近有運城司馬光祠、堆云洞、格瑞特莊園、運城瑤臺山風景區、金樓山、夏縣唐回漂流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夏縣西瓜、夏縣花椒、泗交黑木耳、晉南驢、山西小酥肉、祁家河柿餅等特產,有晉南土布織造技藝、手工空心掛面制作技藝、夏縣宮燈(柴森宮燈)、弦兒戲、夏縣蛤蟆嗡、衛夫人的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