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喬村 | 隸屬:水頭鎮 |
區劃代碼:140828103201 | 代碼前6位:14082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地處涑水河大橋以南而名南橋,后演變為南喬。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南喬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南喬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南喬村地處夏縣西郊涑水河畔,西與洛沱灣村相接。南面和東面分別與水頭村相接。高速路和二級路在村中通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全村共有212戶,1000余人,耕地面積1167畝。本村經濟收入來源于外出打工,開饃鋪且有一定規模。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麥,棉花,蔬菜等。近年來在夏縣縣委縣政府水頭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南橋村村委會帶領全體村民勤勞致富。2009年全村總收入750余萬元,農業收入占總收入的30%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占全村收入的70%。
南喬村與洛沱灣村、水頭村、水南村、坡底村、常村村、儀門村、馬喬村、上牛村、小晁村、牛家凹村、興南村、張莊村、西下晁村、西張村相鄰。
歷史沿革:
南橋和水頭原屬一個大隊,叫水頭大隊,1958年水頭屬水頭人民公社管轄,設水頭生產大隊。
1960年分出為南橋大隊。
1961年聞喜和夏縣分縣后,南橋歸水頭人民公社管轄,并保留南橋生產大隊。
1984年水頭人民公社改為水頭鎮后,南橋生產大隊歸水頭鎮管轄,南橋生產大隊改為南喬村民委員會。
沿用至今未變化。
周邊相關:
南喬村附近有運城司馬光祠、堆云洞、格瑞特莊園、運城瑤臺山風景區、金樓山、夏縣唐回漂流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夏縣西瓜、夏縣花椒、泗交黑木耳、晉南驢、山西小酥肉、祁家河柿餅等特產,有晉南土布織造技藝、手工空心掛面制作技藝、夏縣宮燈(柴森宮燈)、弦兒戲、夏縣蛤蟆嗡、衛夫人的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