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村村 | 隸屬:大交鎮 |
區劃代碼:140826107208 | 代碼前6位:140826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因張姓始居,故名張村。
基本介紹:
張村位于絳縣大交鎮東北端,西鄰梅村,南接續魯村,北接臨汾市翼城縣。全村共有土地面積3200畝,耕地面積1860畝,下轄8個居民組,人口1210人。其中黨員45人,村支兩委干部8人,黨支部5人,村委3人,兼職1人。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張村發展較快。并在2007年確定張村為大交鎮第一批新農村建設重點示范村。在政策上、財力上、人力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加快了張村新農村建設步伐。新農村建設完成村內兩條主街道的綠化工程,村內主街道全部實現亮化,并安裝了路燈。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群眾文化活動廣場正在建設當中。本村有全日制小學和幼兒園各一所,基礎設施齊全,在校師生15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絳縣第四區。
1953年撤區建鄉,屬大交鄉。
1958年10月屬大交公社梅村管理區,同年11月撤銷絳縣建制,劃入翼城縣,屬翼城縣大交公社。
1961年5月恢復絳縣建制,屬大交公社張村生產大隊。
1984年屬大交鎮張村村民委員會。
2020年2月根據絳政函[2020]7號文件合并行政村,將梅村并入張村,屬張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張村村附近有絳北大峽谷、晉文公墓、紫云寺、東華山、太陰寺、東華山滑雪場等旅游景點,有絳縣黃芩、絳縣連翹、絳縣柴胡、絳縣大櫻桃、絳縣山楂、運城相棗等特產,有堯王傳說、柏林坡道教音樂、堯的祭祀、晉文公的傳說、絳縣布扎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