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柏村 | 隸屬:安峪鎮 |
區劃代碼:140826106211 | 代碼前6位:140826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傳說,明代以前,還沒有下柏村,只是在今下柏東北方有一上官莊,明代初期兩次特大暴雨,將上官莊沖成一條河槽,人畜死亡過半,幸存的人們只好遷居于村西南“古家廟”下邊鑿窯居住,當時“古家廟”內有一株枝葉茂盛的古柏,人們更將新居定名為“下柏村”,曾有“先有古家廟后有下柏村之說”,從后人們在此繁洐生息發展很快,經過二百多年的經營,到清代已成功為人口旺盛。成為街道縱橫的大村莊。
基本介紹:
下柏村,錄屬于安峪鎮,位于安峪鎮東北方。現居住人口832戶,共3300人,是絳縣第一人口大村,在當地有“千續魯,萬下柏,哩哩啦啦是范壁”的說法,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左右會舉辦廟會(也稱掃把會)。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村委會設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80名,其中女黨員9名。全村耕地總面積4765.98畝(其中水地200畝左右,旱地4500余畝),人均耕地1.5畝。主要農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除保持原有的產業,近年來還向林、果、養殖業發展。目前,全村山楂樹種植面積為200多畝;櫻桃樹種植面積為200畝左右;蘋果樹種植面積為60余畝,養殖戶達到30多戶。近幾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兩委班子成員的努力下,下柏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絳縣第四區轄。
1953年成立下柏鄉。
1958年10月屬大交公社下柏管理區,同年11月撤銷絳縣建制,劃入翼城縣,屬翼城縣大交公社。
1961年5月恢復絳縣建制,屬大交公社下柏大隊。
1971年11月,成立安峪公社,屬安峪公社下柏大隊。
1984年屬安峪鎮下柏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下柏村附近有絳北大峽谷、晉文公墓、紫云寺、東華山、太陰寺、東華山滑雪場等旅游景點,有絳縣黃芩、絳縣連翹、絳縣柴胡、絳縣大櫻桃、絳縣山楂、運城相棗等特產,有堯王傳說、柏林坡道教音樂、堯的祭祀、晉文公的傳說、絳縣布扎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