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郇王村 | 隸屬:安峪鎮 |
區劃代碼:140826106202 | 代碼前6位:140826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建于西周,周武王,成王年間,距今約有三千多年歷史,西周天子所封諸侯國中的郇國王子,出生于此地,郇國在現今臨猗縣西。人們為紀念該村出了個國君,而把村名命為郇王村。
基本介紹:
郇王村位于安峪鎮南端,西與南樊鎮槐泉村隔河相望,南與磨里鎮東官莊村一脈相連是安峪鎮的南大門。村子一面靠山,三面環河素有“襟山帶河”之美稱。因周朝郇國國王出生于此而得名,全村760戶,3300口人,黨員60名。14個居民組分布于四個自然村,共擁有耕地5300畝,是一個革命老區村。
郇王村是一個沒有資源,沒有廠礦的純農業村,近年來,村黨支部,村委會一般人致力于經濟發展農民增收這一方面。制定了一戶一畝經濟林,一戶一個主導產業,一戶一名外出務工人員的規劃,于2010年在南坡種植了1600畝核桃園,占地1500畝的山楂林基地,建成了三個養殖小區,年出欄商品豬2000多頭。
第九屆兩委班子換屆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絳縣第三區轄。
1953年劃歸河王鄉。
1958年10月屬南樊公社郇王管理區,同年11月撤銷絳縣建制,劃入翼城縣,屬翼城縣南樊公社。
1961年5月恢復絳縣建制,成立安峪公社,屬安峪公社郇王大隊。
1984年屬安峪鎮郇王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郇王村附近有絳北大峽谷、晉文公墓、紫云寺、東華山、太陰寺、東華山滑雪場等旅游景點,有絳縣黃芩、絳縣連翹、絳縣柴胡、絳縣大櫻桃、絳縣山楂、運城相棗等特產,有堯王傳說、柏林坡道教音樂、堯的祭祀、晉文公的傳說、絳縣布扎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