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交村 | 隸屬:清河鎮 |
區劃代碼:140824104201 | 代碼前6位:140824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地處聞喜、新絳、稷山三縣交界處,故命名為三交。
基本介紹:
三交村位于稷王山腳下,在稷山縣清河鎮最南端,地處稷山、新絳、聞喜三縣交界處,周圍三溝一坡,土地貧瘠。全村共有9個居民組,2600余人,640余戶,耕地面積6500余畝,由于全年干旱少雨,水利條件差,人畜飲水困難,歷史上以種小麥、雜糧為主,近年來經過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種植旱地作物,現有藥材種植面積2600余畝,已經成為本村的主導產業,主要藥材有遠志、黃芩、材胡、生地等,同時發展養殖業,現養雞存欄3萬只以上,豬存欄300余頭,并不斷擴大發展。除調整產業結構外,還進行勞動力轉移,主要以打拼子、煮麻花為主,現外出務工人員占總勞力的60%以上,年人均收入3800元左右。
近年來,在村兩委的帶動下,
歷史沿革:
1948年屬二區三交行政村;1953年為修善鄉轄;1958年為東風公社(駐清河)管理區,后為清河公社生產大隊;1984年為清河鎮三交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三交村附近有稷山國家板棗公園、稷山大佛寺、稷山稷王廟、丁莊李家大院、稷山三義廟、馬村墓室等旅游景點,有稷山板棗、稷山麻花、稷山螺鈿、晉南釀菜、稷山釀茄子、修善鄉柿子等特產,有高蹺走獸、走獸高蹺、何氏中醫正骨、傳統丹藥煉制技藝、金銀細工制作技藝、稷山傳統面點制作技藝(稷山麻花)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清河鎮·三交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