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楚侯村 | 隸屬:楚侯鄉 |
區劃代碼:140821200200 | 代碼前6位:14082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相傳:古代楚國一侯爵顯貴落戶于此,故名楚侯。
基本介紹:
楚侯村地處臨猗縣南大門,鄉政府所在地,209國道穿村而過,與運城市相鄰,交通便利,東西大街寬暢、整潔、環境優美,集市繁華,全村共有六個居民組,451戶人家,1680口人,耕地面積4280余畝,深進21眼,其中, 村吃水井1眼, 地平田肥, 灌溉便利,地理位置優越,主要種植糧、棉、果、蔬菜等農作物,年人均收入4200元,共有黨員40名,村干部由七人組成,在胡克讓書記兼主任的帶領下,支村委一班人,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縣委政府的提示精神,同黨中央保持一致,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為使村民真正富起來,充分利用地理優勢,發展商品市場,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引進外來客商,并引資辦廠等,同
歷史沿革:
1958年隨王鑒并入紅旗公社;1959年王鑒隨牛杜從紅旗分出,屬牛杜公社;1962年王鑒從牛杜公社分出成立公社;1974年王鑒鄉址遷至楚侯;1976年王鑒公社改名為楚侯大隊;1984年楚侯大隊改名為楚侯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楚侯村附近有臨晉縣衙、臨猗傅作義故居、妙道寺雙塔、臨猗龍山仰韶文化遺址、臨猗縣王寮村猗頓陵、臨晉文廟大成殿等旅游景點,有臨猗蘋果、吳王渡黃河鱉、北景柿子、臨晉江石榴、臨猗石榴、臨晉醬玉瓜等特產,有鑼鼓雜戲、“醬玉瓜”制作技藝、絳州鼓樂、萬榮笑話、鑼鼓雜戲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楚侯鄉·楚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