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光德村 | 隸屬:樊村鎮 |
區劃代碼:140882100207 | 代碼前6位:14088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相傳該村賈都堂、姚侍郎與東光德李宰相三位大官德高望重,為政清廉,為鄉里爭得光榮,故稱光德村。光緒三年大旱,村民餓死大半,村落一分為二,該村居西,故名西光德。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西光德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西光德村地處河津市北坡以上,樊村鎮政府西南部,東臨209國道,西連山西鋁廠,北通鋁東大道,南與鋁聯路相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村350戶,1300余口人,有7個居民小組,黨員40人,耕地面積2400余畝,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被市政府確定為新農村建設推進村和文化文明村。
近年來,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快發展為主線,以轉型跨越發展為主題,利用毗鄰山西鋁廠之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支持遠東鋁業、二期建設工程、創建一流招商引資環境,提供一流服務,全力支持晉都鋁業與西航鋁業集體雙贏合作。文化建設方面,我們村興建了教學樓、師生公寓樓、文化大院、集教學、娛樂、健
歷史沿革:
明代為光得里光德村。
清代為東光里光德村。
1919年為第三區西光德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為第三區西光德村。
1953年全縣劃為41個鄉,為光德鄉西光德村。
1956年3月,全縣合并為17個鄉,為光德鄉西光德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為樊村人民公社西光德大隊。
1984年4月為樊村鎮西光德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西光德村附近有黃河龍門景區、大梯子崖景區、古今天下旅游景區、薛仁貴故里、河津真武廟、高媒廟等旅游景點,有連伯韭菜、晉南牛、龍門梨棗、北原蘋果、山西琉璃制品、龍門麻黃等特產,有河津趙氏中醫正骨法、河津剪紙、河津琉璃燒制技藝、河津轉花燈、河津干板腔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