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河鎮 | 隸屬:集安市 |
區劃代碼:220582104 | 代碼前6位:220582 |
行政區域:吉林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吉E |
長途區號:0435 | 郵政編碼:134000 |
轄區面積:約50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萬人 |
人口密度:約3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清泉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清泉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硼礦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硼礦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造紙廠社區 | ~003 | 村莊 | 造紙廠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建利社區 | ~004 | 村莊 | 建利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前進村 | ~200 | 村莊 | 前進村清河鎮轄村之一。位于集安市清河鎮西北5公里。立屯初期,因住戶多鐘姓,故稱鐘家村,后改稱前進村。北與頭道鎮團結村、南與清河鎮三道村為鄰;西與頭道馱…[詳細] |
三道村 | ~201 | 村莊 | 三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清河村 | ~202 | 鎮中心區 | 清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大川村 | ~203 | 村莊 | 大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青溝村 | ~204 | 村莊 | 青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二道村 | ~205 | 村莊 | 二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礦山村 | ~206 | 村莊 | 礦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岔村 | ~207 | 村莊 | 東岔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崗村 | ~208 | 村莊 | 長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幸福村 | ~209 | 村莊 | 幸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熱鬧村 | ~210 | 村莊 | 熱鬧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上圍子村 | ~211 | 村莊 | 上圍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楊木橋村 | ~212 | 村莊 | 楊木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天橋村 | ~213 | 村莊 | 天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文字村 | ~214 | 村莊 | 文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表示葦沙河水質清澈透明,故而命名為清河。
基本介紹:
基本概況
清河鎮南距集安市63公里,北距通化市40公里,有303國道貫穿全境,是連接集安與通化的交通樞紐。這里山青水秀,環境優雅,氣候宜人,經濟發達。是集安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信息、商貿和交通中心。
清河鎮自然資源得天獨厚,茂密的森林孕育著豐富的人參、林蛙、中小藥材,建有聞名東北的集安市人參交易市場,還有硼、鐵、云母等十幾種蘊藏量較大的礦藏資源,使這里變成了集安第二工業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清河鎮依托資源和地域優勢,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大特色農業的發展力度;以工業經濟為重點,突出發展個體民營企業;以城鎮建設為龍頭,拉動商貿經濟快速發展,成為集安市小城鎮建設的排頭兵。2003年,全鎮工農
榮譽排行:
2020年11月,清河鎮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清河鎮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人參)。
2017年8月,清河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清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長崗戰斗遺址,位于集安市清河鎮長崗村南側2千米的山路上。長崗村位于集安城西北18公里左右的山溝里,東南是老嶺山脈巍峨的群山,西北是老嶺支脈,向北翻過崗梁便是八寶溝、東岔溝。戰斗遺址在長崗村稍
二道崴子戰斗遺址,位于集安市清河鎮二道村村南300米的山砬子下。二道崴子是集安市清河鎮西北10公里的一個小村子,距集安市區約75公里,山砬子下是公路,公路南160米是大葦沙河,河兩岸為大片開
小荒溝戰斗遺址,位于集安市清河鎮鎮區附近的山間河谷地帶,是解放戰爭時期東北民主聯軍“四保臨江”戰役中一保臨江的最后一戰。地勢較開闊平坦,葦沙河流經此處,現為大面積農田,是清河鎮清河村重要糧食
紅石砬子臨時戰地醫院遺址,位于老嶺抗日根據地東岔中心地帶,集安市清河鎮東岔村紅石砬子溝,距東岔村6.5公里,距溝口200米處的一座山砬子下。此處有一隱蔽的溝塘子,群眾稱為紅石砬子溝,順溝口往
孟家溝門抗聯棋盤遺址,位于集安市清河鎮東岔村孟家溝門兒。該遺址地留有石刻棋盤,如今字跡受風化等自然因素影響,已稍顯模糊,但仍可辨認原貌,在石刻棋盤附近依稀可見抗聯密營地遺跡。1938年,楊靖
歷史沿革:
清朝光緒二十八年(1902)由通化縣劃歸輯安縣,仍為民聚保,民國初期為北一鎮民聚保所轄,1923年,屬八區,偽滿時期為七區青溝子村,1945年解放后屬七區,1956年轄區內成立了青溝子鄉、礦山鄉,1958年3月青溝子鄉與礦山鄉合并為青溝子鄉,1958年9月青溝子鄉與熱鬧街鄉合并成立了鋼鐵人民公社,1958年12月更名為熱鬧街人民公社;1959年7月更名為青溝子人民公社,1962年將青溝子人民公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