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河鎮 | 隸屬:方城縣 |
區劃代碼:411322110 | 代碼前6位:41132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R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轄區面積:約14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3萬人 |
人口密度:約25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王營村 | ~201 | 村莊 | 明末有一王姓官佐,為抵抗李自成義軍,曾率兵在此安營,故名。…[詳細] |
廓豐村 | ~202 | 村莊 | 清末,民初為廓封鎮。地處許、宛古驛道要沖,又是荊襄的門戶,清同治二年(1863)筑的土寨,東、西門橫額分別寫有“豫陽關鑰”和“京襄重關”字樣。取其系重…[詳細] |
司龍莊村 | ~203 | 村莊 | 因清初建村者系一個叫司龍的人,故名。清屬裕州清新上里。民國年間司龍莊、畢營屬清河鎮,韓家丁莊、高筑壩屬袁店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8年成立司龍莊…[詳細] |
高莊村 | ~204 | 村莊 | 高姓始居,而得名高莊。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袁店鎮。1947年屬趙河區。1958年成立高莊大隊,屬趙河公社。1961年劃小公社后,屬趙河區廓封公社。1969…[詳細] |
侯崗村 | ~205 | 村莊 | 因候姓始居此崗,故名。清屬裕州裕州招老下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趙河鎮。1947年屬趙河區袁店鄉。1958年成立侯崗大隊。1965年并入高莊大隊,仍屬趙河…[詳細] |
萬崗村 | ~206 | 村莊 | 因萬姓先居于此,村處崗上,故名。清末屬裕州招老下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趙河鎮。1947年屬趙河區袁店鄉。1958年成立萬崗大隊,屬趙河公社。1961年屬…[詳細] |
雙河村 | ~207 | 鎮中心區 | 因村東、西各有一條河,故名。清屬裕州清新上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袁店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6年屬袁店區趙莊中心鄉。1958年成立雙河大隊,屬袁店…[詳細] |
后樓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此村系明代一王姓所建,因蓋有樓房,為和前樓(今已無)相對稱,故名。…[詳細] |
王莊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因王姓始居,而得名王莊,后因重名,更名為大王莊。2017年更名為王莊村民委員會。…[詳細] |
賈莊村 | ~210 | 村莊 | 因賈姓始居,較南邊的小賈莊大,故名。清屬裕州招新下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維摩寺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屬王莊鄉。1958年成立賈莊…[詳細] |
丁莊村 | ~211 | 村莊 | 因丁姓始居,故名。清屬裕州招新上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袁店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8年成立趙莊大隊,屬袁店公社。1961年劃出建立丁莊大隊。196…[詳細] |
趙莊村 | ~212 | 村莊 | 因趙姓先居,故名。清末屬裕州招新上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趙河鎮。1947年屬趙河區河崗鄉。1958年成立趙和莊大隊,屬廓封公社。1969年撤區并社后,屬…[詳細] |
和莊村 | ~213 | 村莊 | 因李、趙、劉三姓同居一村,希望和睦相處,故名。…[詳細] |
文崗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清初,文姓始居此崗,故名。清屬裕州招新下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袁店鎮。1947年屬袁店區(南部的薛崗、謝崗歸趙莊鄉,北部歸孔莊鄉)。1958年成立謝崗大…[詳細] |
葉沖村 | ~215 | 村莊 | 清初,葉姓自山西遷來后,定居于此兩崗間的平沖處,因與小葉沖相對稱,故名。…[詳細] |
豐山村 | ~216 | 村莊 | 因村莊坐落于豐山旁,故名。清末屬裕州招老上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袁店鎮。1947年屬袁店區豐山鄉。1958年成立豐山大隊,屬趙河區漢山小公社。1969年…[詳細] |
王鳴皋村 | ~217 | 村莊 | 清初一個叫王鳴皋的人在此建村,故名。清屬裕州招新上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袁店鎮。1947年屬袁店區趙莊鄉。1958年王成立鳴皋大隊,屬趙河區漢山小公社。…[詳細] |
趙和莊村 | ~218 | 村莊 | 清初,因來占業者為一趙姓的豁子,故人稱趙豁子莊,后感不雅,易為趙和莊。…[詳細] |
周莊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因周姓始居,村小,故名。2017年更名為周莊村民委員會。…[詳細] |
草場坡村 | ~220 | 村莊 | 因村處崗坡,建村時滿坡荒草,故名。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袁店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6年屬劉學莊鄉。1958年屬袁店公社草場坡管理區,為官莊大隊。19…[詳細] |
優雅莊村 | ~221 | 村莊 | 原有兩棵相鄰的大樹,枝叉交錯,刮風時吱吱作響,似人咬牙之聲,始名“咬牙莊”,后來人們覺得不雅,經秀才劉家楣諧音改為“幽雅莊”。…[詳細] |
門莊村 | ~223 | 鎮鄉結合區 | 因門姓始居,故名。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袁店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8年成立門莊大隊,屬袁店公社。1962年并入周莊大隊。1969年撤區并社后劃出,復…[詳細] |
劉學莊村 | ~224 | 村莊 | 清初一個叫劉學的人先在此建村,故名。清屬裕州招新下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維摩寺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6年屬袁店區河橋鄉。1958年成立劉學莊大隊…[詳細] |
大谷莊村 | ~225 | 村莊 | 因谷姓始居,且與西北1公里的小谷莊相對稱,故名。…[詳細] |
小谷莊村 | ~226 | 村莊 | 因谷姓居多,且與東南1公里處大谷莊相對,故名。…[詳細] |
何橋村 | ~227 | 村莊 | 過去東邊南北小河上建過石橋,村近石橋,故橋西南為前河橋,橋東北為后河橋。…[詳細] |
漢店村 | ~228 | 村莊 | 清初韓姓先來此建村,取名韓店,后訛傳為漢店。…[詳細] |
余莊村 | ~229 | 村莊 | 因余姓始居,故名。清屬裕州招新下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維摩寺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6年歸袁店區河橋鄉。1958年成立余莊大隊,屬袁店公社。196…[詳細] |
泥河村 | ~230 | 村莊 | 因村坐落在一條泥河東岸而得名東泥河。西泥河,因村莊坐落在一條泥河西岸而得名西泥河。…[詳細] |
楊莊村 | ~231 | 村莊 | 因楊姓始居,村小故名。民國屬方城縣維摩寺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6年屬維摩寺鄉。1958年成立楊莊大隊,屬袁店公社。1961年劃小公社后屬清河小…[詳細] |
霍口村 | ~232 | 村莊 | 因村南有一山口,取名豁口,后訛為霍口。清屬裕州招新下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維摩寺鎮。1947年屬袁店區榆林坪鄉。1956年屬黑龍廟鄉。1958年成立霍口…[詳細] |
榆林坪村 | ~233 | 村莊 | 因建在山間平原地帶,古時榆樹成林,故名。…[詳細] |
房莊村 | ~234 | 村莊 | 因房姓始居,而得名房莊。民國時期屬方城縣維摩寺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6年屬尚臺鄉。1958年成立房莊大隊,屬袁店公社。1961年劃小公社后改屬…[詳細] |
李家崗村 | ~235 | 村莊 | 清初建村,李姓始居此崗,故名。清屬裕州招新下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維摩寺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6年屬尚臺鄉。1958年成立和房莊一個大隊,屬袁店…[詳細] |
尚營村 | ~236 | 村莊 | 清代有尚姓軍人駐此屯墾,故名。清屬裕州招新下里。民國年間屬方城縣袁店鎮。1947年屬袁店區。1956年屬鄭莊鄉。1958年成立尚營大隊,屬袁店公社。1…[詳細] |
地名由來:
清河源于鎮境北部山區,順勢南流,因水質清澈而得名。鎮位于清河之濱,故名。
基本介紹:
清河鄉位于縣境西部。東臨城關鎮,西靠袁店回族鄉及柳河鄉,西南接趙河鎮,東南邊券橋鄉,北和東北與四里店鄉、楊集鄉毗鄰。鄉政府駐地老寺鎮、清河鎮;是全縣五個回族人口較多的鄉鎮之一。
轄境北高南低,占總面積的54%。境內主要河流清河,源于北部山區,順勢南流,經11個村至券橋鄉小呂莊匯入潘 河,境內河段長24公里。趙河沿西北界南流,成為本鄉與柳河、袁店鄉的界河。主要山峰有老栗山(海拔370米)等。全鄉屬亞熱帶大陸性氣候,夏季(七月)最高氣溫38@上下,冬季(一月)最低氣溫零下8@-10@,年平均溫度15@。雨量多集中在7-9月,平均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之間。無霜期達230天左右。
該鄉為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清河鎮被確定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
歷史沿革:
清代分屬招新上里、招新下里、招老上里。
民國時分屬袁店鎮、維摩寺鎮、清河鎮。
1947年為袁店區(駐袁店)。
1958年因修漢山水庫遷駐老莊,成立清河公社,歸唐樓區。
1984年改設清河鄉,屬方城縣。
2016年改置清河鎮,屬方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