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甲路村 | 隸屬:賦春鎮 |
區劃代碼:361130106212 | 代碼前6位:361130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E |
長途區號:0793 | 郵政編碼:333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甲路村委會簡介
【甲路村委會】以駐地甲路村命名,共7個自然村,11個村小組,農戶615戶,人口2279人,水田面積2500畝,山林面積37500畝。建國前夕轄區隸屬信義鄉第一、二保,1949年屬鄣西區甲路鄉,1950年劃入第七區甲路鄉,1958年為賦春公社甲路大隊,1961年改屬甲路公社,1984年改成甲路鄉,2006年“撤鄉并鎮”甲路鄉并入賦春鎮管轄。
【甲路】唐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安徽歙縣篁嶺張澈,排行第三,即大三公遷居于此,乃甲路村始遷之祖。甲路村東距婺源縣城40公里,西距景德鎮市58公路,是千年古村,村中有古驛道,舊時是上通徽州下通饒州的必經之地,“甲路”也因此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授予甲路村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榮譽稱號。
2016年12月,甲路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2年12月,甲路村被命名為第三批江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歷史沿革:
1949年前轄區隸信義鄉第一、二保。
1949年屬鄣西區甲路鄉。
1952年劃入七區甲路鄉。
1958年為賦春人民公社甲路大隊。
1961年改屬甲路人民公社。
1963年重隸賦春人民公社。
1972年復歸甲路人民公社。
1984年根據上級統一部署改甲路大隊為甲路村民委員會。
2002年撤銷賦春鎮梅春村民委員會并入甲路村民委員會。
2006年隨甲路鄉并入賦春鎮。
周邊相關:
甲路村附近有婺源江灣景區、篁嶺村、思溪延村、翼天文化旅游城、婺源源頭古村、大鄣山臥龍谷等旅游景點,有婺源綠茶、婺源荷包紅鯉、大鄣山茶、婺源茗眉綠茶、婺源墨、婺源汽糕等特產,有婺源徽劇、婺源三雕、婺源綠茶制作技藝、婺源歙硯制作技藝、江西板龍燈、婺源甲路紙傘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