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市鎮 | 隸屬:泰和縣 |
區劃代碼:360826106 | 代碼前6位:360826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D |
長途區號:0796 | 郵政編碼:343000 |
轄區面積:約1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5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4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馬市街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馬市鎮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清末,街道發展至馬姓世居洲地上,始稱馬家洲,后簡稱馬市。…[詳細] |
蜀口村 | ~200 | 村莊 | 被中外專家和游客譽為“千里贛江第一島”的泰和縣蜀口村,既是一個人文厚重的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也是一個新農村建設的生態旅游典范村。蜀口村歐陽氏從十一世永…[詳細] |
白頭村 | ~201 | 村莊 | 1948年屬武溪鄉,1949年屬南富鄉,1956年并棲龍鄉。1958年成立棲龍公社白頭大隊,1968年并入兩塘大隊,屬馬市公社。1972年分開,復白頭…[詳細] |
兩塘村 | ~202 | 村莊 | 1948年屬武溪鄉,1949年屬南富鄉,1956年并棲龍鄉。1958年成立棲龍公社兩塘大隊,1968年與合一、嶺下、白頭、甘溪大隊合并為兩塘大隊,屬馬…[詳細] |
棲龍村 | ~203 | 村莊 | 1948年屬武溪鄉,1949年屬棲龍鄉,1958年成立棲龍公社棚下大隊,1968年與光明、嶺下大隊并為棚下大隊,屬馬市公社。1972年分開復原,屬棲龍…[詳細] |
群愛村 | ~204 | 村莊 | 1948年屬武溪鄉,1949年屬大嶺鄉。1958年成立棲龍公社群愛大隊,1968年屬馬市公社,1972年屬棲龍公社。1984年改現稱群愛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慶豐村 | ~205 | 村莊 | 1948年屬武溪鄉,1949年屬南富鄉,1956年并棲龍鄉。1958年成立棲龍公社慶豐大隊,1968年,鴨塘、芫山并入慶豐大隊,屬馬市公社。1972年…[詳細] |
江濱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1948年屬馬市鄉,1949年屬枧頭鄉,1956年屬荊洲鄉。1958年成立荊洲(后稱馬市)公社江濱、石灘大隊,1968年合并為江濱大隊。1984年改現…[詳細] |
三平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1948年屬馬市鄉,1949年屬枧頭鄉,1956年屬荊洲鄉。1958年成立馬市公社樟塘大隊,因重名,1983年更名為三平大隊。1984年改現稱三平村村…[詳細] |
高田村 | ~208 | 村莊 | 1948年屬馬市鄉,1949年屬枧頭鄉,1956年屬荊洲鄉。1958年成立荊洲(后稱馬市)公社枧頭、高田大隊,1968年由枧頭、高田、良口合并為高田大…[詳細] |
屯洲村 | ~209 | 村莊 | 1948年屬馬市鄉,1949年屬荊洲鄉。1958年成立荊洲(后稱馬市)公社長溪大隊。1968年并為荊洲大隊,1972年分開,恢復長溪大隊。1984年改…[詳細] |
荊洲村 | ~210 | 村莊 | 1948年屬馬市鄉,1949年屬荊洲鄉。1958年成立荊洲(后為馬市)公社小陂、東塘大隊,1968年小陂、東塘、屯洲、長溪、占村大隊合并為荊洲大隊,1…[詳細] |
占村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1948年屬馬市鄉,1949年屬荊洲鄉。1958年成立荊洲(后稱馬市)公社占村大隊,1968年并為荊洲大隊,1972年分開,復原占村大隊。1984年改…[詳細] |
辦洲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1948年屬武溪鄉,1949年屬漢溪鄉,1956年屬荊洲鄉。1958年成立荊洲公社辦洲大隊,1968年與仙橋大隊合并為三忠大隊,1972年分開,復原辦…[詳細] |
仙橋村 | ~213 | 村莊 | 1948年屬武溪鄉,1949年屬漢溪鄉,1956年并荊洲鄉。1958年成立荊洲(后稱馬市)公社仙橋大隊,1968年曾與辦洲合并為三忠大隊,1972年分…[詳細] |
武溪村 | ~214 | 村莊 | 1948年、1949年均屬武溪鄉。1958年成立荊洲(后改馬市)公社武溪大隊,1960年屬武溪公社,1961年后仍屬馬市公社。1984年改武溪村村民委…[詳細] |
東來村 | ~215 | 村莊 | 1948年屬武溪鄉,1949年屬漢溪鄉,1956年屬荊洲鄉。1958年成立荊洲公社東方大隊,后改東來大隊。1960年屬武溪公社,1961年屬馬市公社為…[詳細] |
漢溪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1948年、1949年均屬武溪鄉,1956年屬荊洲鄉。1958年成立荊洲(后改馬市)公社漢溪大隊,1960年屬武溪公社,1961年屬馬市公社。1984…[詳細] |
柳塘村 | ~217 | 村莊 | 1948年屬馬市鄉,1949年屬柳塘鄉。1958年先屬柳塘公社后屬荊洲公社,為柳塘大隊。1960年屬柳塘公社,1964年并入馬市公社。1984年改柳塘…[詳細] |
西洲村 | ~218 | 村莊 | 1948年屬馬市鄉,1949年屬西洲鄉。1956年屬柳塘鄉。1958年成立西洲大隊,先屬柳塘、后屬荊洲公社。1960年復屬柳塘公社,1964年屬馬市公…[詳細] |
甘露村 | ~219 | 村莊 | 1948年屬馬市鄉,1949年屬柳塘鄉。1958年先屬柳塘公社后屬荊洲公社,為西坑大隊。1960年屬柳塘公社,1968年屬馬市公社。因重名,1983年…[詳細] |
南溪村 | ~220 | 村莊 | 1972年從原西洲大隊劃出,組建南坑大隊,因重名,1983年更名為南溪大隊。1984年改現稱南溪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清末,街道發展至馬姓世居洲地上,始稱馬家洲,后簡稱馬市。
基本介紹:
一、馬市鎮基本情況
馬市鎮始稱馬家洲,建鎮于1878年,倚傍贛江河谷,蜀水(梅烏江)下游平原及邊緣丘陵地。全鎮總面積為137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4.2萬。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4.6%,地下儲藏著豐富的花崗巖、玄武巖、石膏礦、石灰礦、銅、鐵、粘性瓷土等礦產資源。市政建設初具規模,經改建的馬市鎮集鎮面積達2平方公里,道路、通訊、供水、供電等設施較為完善,商貿活躍,市場繁榮,人氣旺盛,是中央初級市場聯系點。文教衛生發達,法制教育不斷加強,社會秩序井然,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村村通公路,戶戶通電話,有線電視和移動通訊信號覆蓋全鎮。我們憑著豐富的資源,得天獨厚的自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2023年江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出爐,馬市鎮入選。
2022年12月,馬市鎮被授予第十五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認定馬市鎮為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烏雞)。
文化旅游:
蜀口生態島位于泰和縣馬市鎮、105國道旁,贛江、蜀水環抱成洲,是千里贛江上集“綠、古、藍”于一體的一顆生態明珠。整個島占地面積12.85平方公里,這里人文厚重、生態優美、物產豐饒的蜀口洲發展
馬家洲集中營舊址位于泰和縣馬市鎮仙橋村委松山村,是由一棟祠堂和四棟民房構成。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松山村西側的105國道邊還有一棵-殺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的“先烈古樟”。抗日戰爭時期江西省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馬市、武溪鄉,后屬二區(后改馬市區)西坑、西洲、柳塘、漢溪、荊州、枧頭、武溪鄉和馬市鎮。
1956年,合并為荊州、柳塘鄉。
1958年,先為荊州、柳塘、后合為荊州公社。
1960年、分為馬市、武溪、柳塘公社。
1961年,為馬市、柳塘公社。
1964年,柳塘并入馬市公社。
1968年,蘇溪、棲龍并入馬市公社。
1972年,蘇溪、棲龍公社分出。
1984年,馬市公社改稱馬市鄉。
1985年,改為馬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