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湯溝鎮 | 隸屬:灌南縣 |
區劃代碼:320724107 | 代碼前6位:320724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G |
長途區號:0518 | 郵政編碼:222000 |
轄區面積:約32.9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1萬人 |
人口密度:約52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葛集村 | ~200 | 村莊 | 因駐地居民點葛集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設立葛集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葛集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大同村 | ~201 | 村莊 | 因寓意村內幾個村莊合在一起,同心協力,故名。…[詳細] |
溝東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因駐地居民點溝東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設立溝東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溝東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連五村 | ~203 | 鎮中心區 | 因村內有張莊、馬莊、小李莊、魏莊,小湯莊,寓意五個莊和睦相處而得名。…[詳細] |
下窯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因村內居民點下窯莊較出名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設立下窯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下窯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金星村 | ~205 | 村莊 | 取“金星”義褒音美而得名。明時,屬淮安府海州轄地,清時屬海州沭陽縣韓山鎮。民國初屬沭陽縣第五區。1930年為灌云縣西區工委駐地。1940年屬沭陽縣第五…[詳細] |
支溝村 | ~206 | 村莊 | 因村內“支溝莊”較大而得名。清時屬海州沭陽縣韓山鎮。民國初屬沭陽縣第五區。1941年屬沭陽縣吳集區。1943年屬東海縣南崗區。1945年屬灌云縣曙紅區…[詳細] |
湯溝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原有通往古碩項湖一條天然大溝,住戶多姓湯,得名湯溝。…[詳細] |
地名由來:
原有通往古碩項湖一條天然大溝,住戶多姓湯,因此該條溝名湯溝,于是這里的也稱為湯溝。
基本介紹:
湯溝鎮舊稱湯家溝、湯溝,這一帶是歷史上的地震陷落帶,據舊志記載,因秦時地震陷落遂長期成為汪洋。宋朝以前稱“大三湖”、“碩獲湖”,宋元時期其東南部改稱“碩項湖”,西北部改稱“桑墟湖”,湯溝當時就形成于兩湖交界之處,由此得名。
湯溝鎮地處連云港、宿遷、淮安三市結合部,位于灌南縣的西北方,東距寧連高速20公里,西離滬寧高速30公里,全鎮面積32.91平方公里,擁有耕地2.38萬畝,轄8個行政村,103個村民小組,6542戶,2.86萬人,是江蘇百家名鎮之一。釀酒業是湯溝的支柱產業,擁有全國知名企業湯溝酒業有限公司,湯溝酒是江蘇省“三溝一河”中知名品牌;全市唯一重工業企業興鑫建材就座落在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湯溝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湯溝鎮上榜。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湯溝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4年7月,湯溝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湯溝酒廠老窖池位于灌南縣湯溝鎮湯溝酒廠院內,始建于明代,清代陸續擴建,占地200平方米。現有房屋6間,內有老窖池口10個,每個窖池南北長3米、東西寬2米、深1.6米,是釀造湯溝優特美酒的最佳
湯溝鎮地處沂、沭、泗水下游、前臨六塘河、北倚柴米河,堪稱“三股云集”,素有“洪水走廊”之稱。鎮上綠樹成蔭,郁郁蔥蔥,且獨具水甜土香之利,又兼鶯棲燕集之奇,故有“燕鶯窩”美譽。神秘的酒文化、樸
歷史沿革:
夏、商兩代,境內屬于古徐州的屬地。
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先屬魯國,后屬楚國。
明洪武元年(1368年),境內隸屬海州直隸州。
滿清時期,屬海州沭陽縣韓山鎮。
民國二年(1913年),設湯溝鄉,位于漣水、灌云、沭陽三縣交界處,屬沭陽縣第五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隸屬于東灌沭辦事處第二聯防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劃入灌云縣曙紅區。
1949年,解放后劃入灌云縣曙紅區。
1957年,撤區并鄉,撤銷曙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