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竹坪鄉 | 隸屬:竹山縣 |
區劃代碼:420323201 | 代碼前6位:42032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轄區面積:約163.9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7萬人 |
人口密度:約9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興竹路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興竹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周家灣村 | ~200 | 鄉中心區 | 1949年為同心村、關帝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為紅星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紅星大隊,1981年1月23日竹政發10號文件更名為周家…[詳細] |
陳家河村 | ~201 | 村莊 | 1949年為桂花和太神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為紅春、紅福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紅春、紅福大隊,1971年兩隊合并為紅升大隊,19…[詳細] |
馬安山村 | ~202 | 村莊 | 1949年為安寧、回龍、蓮花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三個村合并為紅光、紅安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紅光、紅安大隊,1970年兩隊合并…[詳細] |
沈家營村 | ~203 | 村莊 | 1949年為沈家、觀音、張家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三個村合并為金星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時為金星大隊,1981年1月23日竹政發10號…[詳細] |
仁合寨村 | ~204 | 村莊 | 1949年為黃家、太平、粉房、迎風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合并為太平農業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太平大隊,1981年1月23日竹政發10號文…[詳細] |
店坪村 | ~205 | 村莊 | 早年大隊駐地地勢平坦,有人在此開飯店,漸漸興隆,形成小街,名店坪街。…[詳細] |
佛洞村 | ~206 | 村莊 | 境內有一山洞,洞前蓋了一座佛廟,早年有不吉利的家事,就到此廟求敬佛祖,故稱。…[詳細] |
六合村 | ~207 | 村莊 | 1949年為六合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為六合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六合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時為六合村,2002年香鋪村并入六…[詳細] |
金花村 | ~208 | 村莊 | 1949年為金華村,1955年分為4個農業合作社,分別為金寶、金福、荊竹、荊桂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合并后稱金花大隊,1967年改為新山大隊,19…[詳細] |
合興村 | ~209 | 村莊 | “合”指由郤家溝村和方家灣村兩個村子合并而成;“興”指興旺發達。…[詳細] |
安河塘村 | ~210 | 村莊 | 1949年為勝利鄉1村、2村、3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改為3個初級農業社(新聞、新隆、金寶),1956年合并為新聞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詳細] |
安河口村 | ~211 | 村莊 | 2002年機構改革將阮家灣村、澗溝村為長安村,2004年長安村、陳家嶺村合并為安河口村,一直沿用至今。澗溝村:1949年為澗溝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詳細] |
寬坪村 | ~212 | 村莊 | 1949年為寬坪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與柳樹村合并后為星陽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新陽大隊,1961年改為寬坪大隊,2001年東坡…[詳細] |
解家溝村 | ~213 | 村莊 | 1949年有大埡、桂陽、北陽、黃金四個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4個村轉為4個農業合作社,1956年合并為向陽農業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向陽…[詳細] |
小陽溝林場村 | ~214 | 村莊 | 1986年將水庫村部分劃出,設立小陽溝村,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興茶村 | ~215 | 村莊 | 是由原壩灘灣村和柳坪溝村合并而成,由于兩個村都屬茶葉產業專業村,政府希望種植茶葉帶來興旺的景象,故而取名興茶村。…[詳細] |
地名由來:
清中葉時期,周家大院子前是幾百畝的平壩田,祖居在此的徐、但、李、沈四姓都在院子前栽上竹子,朝廷一官員到這里問叫什么地名,隨從答之:竹坪。故此得名。又一說法稱,竹坪是以當地盛產竹子而得名,據說早年竹坪境內竹子多,沿河兩岸又有一些較大的坪壩,人們把竹子和坪壩聯結起來稱呼,簡稱竹坪。
基本介紹:
竹坪鄉位于竹山縣西部,與陜西省旬陽縣交界,素有“朝秦暮楚、西楚門戶”之稱。竹旬、竹大路交匯于此,構成了竹坪鄉小“Y”型經濟走廊。
全鄉轄15個行政村、1個林場、1個居委會,共 6502戶26154 人,版土面積163.93平方公里,現有耕地 3.4萬畝,其中水田7000畝。境內有豐富的煤、鐵、綠松石、重晶石等礦產資源和高家花屋、金花娘娘廟、店坪人工湖等人文景觀。
近年來,竹坪鄉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團結、剛毅、自強、奮進”的竹坪精神,帶領全鄉廣大干部群眾緊緊圍繞“三園兩帶一中心”發展規劃,始終堅持“民營強鄉、產業富鄉、創業興鄉、宜居安鄉、依法治鄉”的發展思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十堰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發布,竹坪鄉榜上有名(茶葉)。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竹坪鄉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綠茶)。
歷史沿革:
清同治四年(1865),全縣劃分8社,其屬東川社;光緒年間屬西鄉東川社,1932年屬五區保豐,1934年屬五區得勝,1937年屬3區保豐,1941年裁區建鄉其屬保豐區萃英鄉,1947年屬保豐區,1949屬永勝區所轄(部分);1952年為第六區所轄(部分)寬坪、竹坪、仁和、龍鳳、金花等14個鄉;1956年1月屬大廟區所轄(部分)寬坪、竹坪、仁和、龍鳳、金花5鄉,同年5月隨大廟區并入永勝區;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