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吉祥村 | 隸屬:太白頂風景區 |
區劃代碼:421321401217 | 代碼前6位:42132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S |
長途區號:0722 | 郵政編碼:441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19.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37人 |
人口密度:約73人/平方公里 |
基本介紹:
吉祥村位于萬和鎮南端,南與邱家大灣接壤,北與郭家鄉村落相鄰,西接雙灣,東與九里灣村交界,歷合公路穿村而過。全村版圖面積19.7平方公里,20個自然灣,6個村民小組,367戶1437人,耕地面積2174.76畝,其中旱地300畝,水田1874.67畝,山林面積11357畝。村以種植水稻及袋料香菇為主導產業,生態環境良好,山清水秀,民風淳樸。
該村堅持“村級主導、市場主體,因地制宜、示范帶動、整體聯動”的原則,創新壯大村集體經濟形式,多途徑增加村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力爭在兩年之內,使村集體經濟年純收入達8萬元以上。
村集體通過整合資金,以村委會一班人投資入股,成立專業種植合作社,目前以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隨州上名鄉大義里三甲。
民國時屬隨縣天河口區萬和鄉。
1947年12月,萬和地區解放,同屬愛國民主政府隨北縣青苔區。
1949年5月青苔并入萬和店區,分屬萬和店區吉祥、倒峽鄉。
1951年5月,萬和店區分設出倒峽流區,屬倒峽流區青苔鄉。
1955年2月,倒峽流區撤銷,復屬萬和店區青苔鄉。
1956年農業社時,成立青苔第六、倒峽第九農業社,分屬萬和區青苔、倒峽鄉。
1958年人民公社時,分別被命名為青苔
周邊相關:
吉祥村附近有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隨州文化公園、隨州博物館、曾侯乙墓、千年銀杏谷等旅游景點,有隨州泡泡青、隨州古銀杏、隨州香菇、廣水胭脂紅鮮桃、隨州蜜棗等特產,有青銅編鐘制作技藝、炎帝祭典(隨州神農祭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