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堰村 | 隸屬:興隆鎮 |
區劃代碼:420683107217 | 代碼前6位:42068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漢隋時期叫昌平堰,昌平堰水向南流入滾河,隋朝后到至今叫大堰。
基本介紹:
大堰村位于興隆鎮南邊與王城鎮大廟村,伍河村相接,東與馮崗村相鄰,西與周臺村毗鄰,北與靈廟村大西村相鄰,高速公路穿村而過,南有滾河,西北有華陽河,北有村水泥路與縣道相接。全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06戶,總人口1869人,勞動力870人,黨員48人,村組干部9人,全村坂土面積4450畝,耕地面積3390畝(其中:水田2430畝、旱地960畝),山林面積200畝,小二型水庫3處。2014年總收入2176萬元,農民純收入1820萬元,勞平15050元,人平8600元。
大堰村與劉畈村、烏金村、大西村、馮樓村、白土社區、堂灣村、池灣村、優良社區、周臺村、亢老灣村、靈廟村、紅花村、賀灣村、大廟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7年解放后為鄉的建制,此地屬于興隆鄉管轄。
1951年此地為棗陽縣第十二區管轄。
1958年,此地歸東風人民公社管轄。
1961年恢復興隆區建制,此地歸興隆區管轄。
1975年撤區后,此地歸興隆人民公社管轄。
1984年體制改革,大隊改村,大堰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大堰村附近有白水寺風景區、無量臺風景區、唐梓山、白竹園寺國家森林公園、青龍山熊河風景區、白竹園寺等旅游景點,有平林鎮大米、四井崗油桃、棗陽半枝蓮、棗北黃牛肉、棗陽梨、棗陽油茶等特產,有棗陽粗布制作技藝、大頭和尚戲柳翠、襄陽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畫、趕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