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海鎮 | 隸屬:松滋市 |
區劃代碼:421087101 | 代碼前6位:421087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轄區面積:約171.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3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5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磨盤州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磨盤州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橫嶺村 | ~200 | 村莊 | 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七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南坪、群力、橫嶺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石咀公社;1975…[詳細] |
張家坪村 | ~201 | 村莊 | 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七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裕民、青河、九心、中心、南海橋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石咀公…[詳細] |
牛食坡村 | ~202 | 村莊 | 傳說此地有一山坡,居民在此養牛放牧而得名。…[詳細] |
金雞寺村 | ~203 | 村莊 | 此村有佛教圣地金雞寺廟。金雞寺村民委員會,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金雞、鳳凰、群力大隊;1961年,…[詳細] |
百溪橋村 | ~204 | 村莊 | 百溪橋村民委員會,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和平、南坪、南海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詳細] |
史家沖村 | ~205 | 村莊 | 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高興、同心、共農、聯心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東湖公社;1…[詳細] |
夾巷村 | ~206 | 村莊 | 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姚港、群合、群星、新臺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東湖公社;197…[詳細] |
祈福垸村 | ~207 | 村莊 | 祈福垸村民委員會,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新政、和平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東湖公…[詳細] |
厙家咀村 | ~208 | 鎮中心區 | 1950年,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松江、紅旗、勝利、幸福、永合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新垱公社…[詳細] |
裴家場村 | ~209 | 村莊 | 清朝時期因裴姓居民在此聚居,后形成居民點;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土橋、先鋒、新臺、和平大隊;1961年屬南海區…[詳細] |
文家鋪村 | ~210 | 村莊 | 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民主、雙合;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土橋公社;1975年1月撤區并…[詳細] |
五朝門村 | ~211 | 村莊 | 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新生、團結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土橋公社;1975年1月撤區…[詳細] |
拉家渡村 | ~212 | 鎮中心區 | 境內有一條河,渡河用人工拉船過渡而命名。…[詳細] |
麻城當村 | ~213 | 村莊 | 麻城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嚴興場村 | ~214 | 村莊 | 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白雀、觀音、雙聯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東湖公社;1975年…[詳細] |
黃泥灘村 | ~215 | 村莊 | 黃泥灘村民委員會在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黃泥、馬安、東岳、山河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詳細] |
南海閘村 | ~216 | 村莊 | 南海閘村民委員會,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永保、新生、月星、月堤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詳細] |
三垸村 | ~217 | 村莊 | 民主、永伏、三垸合并稱三垸。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一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民主、永福、三垸、人和、天福大隊;1961年,恢復…[詳細] |
趙家垸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一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文建、紅旗、花洲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合作公社;1975年…[詳細] |
劍鋒村 | ~219 | 鎮中心區 | 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一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松林、福星、雙洲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合作公社;1975…[詳細] |
斷山口村 | ~220 | 鎮中心區 | 斷山口村民委員會,1950年后,屬松滋縣第一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海人民公社,設立聯合、金星、高興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南海區…[詳細] |
地名由來:
以轄區內湖泊名稱(小南海湖)命名。
基本介紹:
松滋市轄鎮。1958年建南海公社,1987年建鎮。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5公里。面積171.3平方公里,人口7萬。省級紅(花套)東(岳廟)公路和沙(市)劉(家場)公路在境內交會。轄橫嶺、跑馬嶺、張家坪、三岔嶺、牛食坡、金雞寺、大金山、百溪橋、史家沖、新臺、嚴興場、夾巷、祈福垸、黃泥灘、牛王山、紅花崗、永伏、厙家嘴、平湖、裴家場、團結、永安閘、文家鋪、五朝門、拉家渡、麻城垱、風暴嶺、南海閘、月洼子、人和、三垸、趙家垸、林家溝、劍峰、斷山口、牛犟嘴36個村委會和磨盤洲、白溪堤、麻城垱3個居委會。農業主產水稻、棉、畜、禽、梨、橘、鮮魚、蓮藕。鄉鎮企業產品有環氧樹脂、文化用紙、飼料和紅磚。鎮政府所在地—
榮譽排行:
2017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南海鎮為2016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歷史沿革:
鎮南的鄖城為春秋時建,亦名楚城,乃楚昭王使鄖公斗辛所筑,現淹沒在小南海湖中。
清朝時,因地處竺園寺河畔,四面環水,形如磨盤,故始稱磨盤洲。
咸豐后,連年水災,遂移居劍峰之麓。
同治九年(1870),街市淪為汪洋。
嗣后.人們又在劍峰山下的坡地上重建街市。
民國二十ニ年,國民黨縣政府在此建縣暑、修盜獄,作過25天縣治。
民國十八年,為第七區駐地。
1949年至1958年9月,未設置建制機構。
1958年9月成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