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萬寶山鎮 | 隸屬:安達市 |
區劃代碼:231281103 | 代碼前6位:231281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黑M |
長途區號:0455 | 郵政編碼:152000 |
轄區面積:約2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4萬人 |
人口密度:約6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愛國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愛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新民村 | ~201 | 村莊 | 新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巨寶村 | ~202 | 村莊 | 巨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山村 | ~203 | 村莊 | 長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曙光村 | ~204 | 村莊 | 曙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福民村 | ~205 | 村莊 | 福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中和村 | ~206 | 村莊 | 中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興晨村 | ~207 | 村莊 | 興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萬寶山屯名而得名。
基本介紹:
" 萬寶山鎮位于安達市區西北部9公里處,轄管8個行政村,幅員224平方公里,47個自然屯,6418戶住戶,其中農戶4400戶,總人口2.85萬,總耕地面積12.56萬畝,有自然水面5.37萬畝,草原15萬畝,北部與大慶接壤。
鄉鎮特色 在養殖業上,突出了牛、豬、禽、魚四個養殖重點,走出了四個養殖特色之路。養牛走小區帶大戶,大戶帶小戶,小戶帶農戶的協調發展之路;到2005年末養奶牛最多戶已達110多頭,全鎮奶牛總數4818頭。養豬走大戶上規模,小戶上群體,玉米過腹增值之路,到2005年全鎮養豬年出存欄數已達8萬頭以上。養魚走集中開發養殖帶,水資源全部利用,低投高產之路,到2005年
歷史沿革:
清末,屬杜爾伯特旗地,建安達廳后屬西鄉。
中華民國初年,隸屬安達縣第二區管轄。
偽滿時期,初隸第五保。
1938年改設興業村。
1946年,隸屬第二區管轄。
1955年3月,改為萬寶山區。
1956年4月,撤區劃鄉,設置愛國鄉。
1957年3月,將雙山鄉并入愛國鄉。
1958年9月,改為紅旗人民公社。
1960年11月,改為萬寶山人民公社。
1984年4月,改為萬寶山鄉。
1985年3月,改為萬寶山鎮。
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