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屯鎮 | 隸屬:望謨縣 |
區劃代碼:522326107 | 代碼前6位:522326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貴E |
長途區號:0859 | 郵政編碼:552300 |
轄區面積:約2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紅星村 | ~201 | 鎮中心區 | 紅星村是石屯鎮政府所在地,位于望謨縣西北,距縣城33公里。全村有5個自然村寨,分新屯、樂壩、行洞、紅星4個村民小組,411戶1984人,農業人口193…[詳細] |
石屯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石屯村位于石屯鎮的北部,全村共341戶1692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92.9%,共有6村民小組10個自然寨。2個寨未通路,6個組都缺水。全村耕地面積64…[詳細] |
和平村 | ~203 | 村莊 | 和平村位于石屯鎮南部,緊靠紅星村。全村5個組7個自然寨,337戶1515人,布依族370、苗族293、其他為漢族。幾個組不通路;排沙組用電不方便,是地…[詳細] |
包樹村 | ~204 | 村莊 | 包樹村位于石屯的西北部,為整個石屯鎮西北部的中心村。全村共246戶1112人、100%布依族、勞動力564人;耕地1081畝(其中水田:316畝、旱地…[詳細] |
翁村村 | ~205 | 村莊 | 翁村位于石屯鎮南部,全村4個組6個寨,242戶1184人,20名黨員(女3名)。耕地541畝(其中水田251畝、旱地290畝),退耕還林300畝;人均…[詳細] |
拉袍村 | ~206 | 村莊 | 拉袍村位于石屯鎮西南部,緊靠紅星村。全村255戶1210人,五保戶3戶、低保16戶,距鎮府9.7公里;2006年,全村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詳細] |
岜油村 | ~207 | 村莊 | 岜油村位于石屯鎮西部,全村4個組7個寨,328戶1625人,其中女685人、男940人,100%布依族;耕地面積1300畝(其中水田312畝、旱地98…[詳細] |
樂化村 | ~208 | 村莊 | 樂化村位于石屯鎮的西部,與貞豐縣隔清水江。全村5個組8個自然寨,275戶1484人,其中男847人,女637人;耕地面積733畝(其中水田66畝、旱地…[詳細] |
喜年村 | ~209 | 村莊 | 喜年村位于石屯鎮的西北部,與貞豐縣隔清水江。全村3個組3個自然寨,357戶1623人;現狀養殖黃牛200頭左右、農網改造已覆蓋。交通通達,但組與組之間…[詳細] |
冉道村 | ~210 | 村莊 | 冉道村位于石屯鎮東北部,全村8個組9個自然寨,502戶2328人;耕地面積1290畝(其中水田310畝、旱地980畝),荒坡5000畝,林地面積500…[詳細] |
上平寨村 | ~211 | 村莊 | 上平寨村是石屯鎮政府所在地,位于望謨縣西北,距縣城33公里,共5個自然村寨,5個村民小組,369戶1883人,境內居住有布依族和苗族,布依族人口占全村…[詳細] |
達聳村 | ~212 | 村莊 | 達聳村位于石屯鎮的東南部,緊挨紅星村。全村7個組11個自然寨,494戶2630人;耕地面積2058畝(其中水田620畝、旱地1438畝),退耕還林20…[詳細] |
打狼村 | ~213 | 村莊 | 打狼村位于石屯鎮東南部,距鎮政府22km,緊靠復興鎮。全村337戶1706人,116戶貧困戶、50戶沒有房子住、40%茅草房、60%磚瓦、平房20%;…[詳細] |
新合村 | ~214 | 村莊 | 新合村位于石屯鎮的東南部,共386戶1930人,9個組、13個自然寨,漢族80%,布依族10%,苗族10%,耕地面積1840畝(其中水田430畝、旱地…[詳細] |
打巖村 | ~215 | 村莊 | 打巖村位于石屯鎮東部,靠近新屯鎮、復興鎮(望謨縣城所在地)。共297戶1377人,耕地面積970畝(其中水田410畝、旱地560畝),退耕還林1500…[詳細] |
打尖村 | ~217 | 鎮中心區 |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屬坦阡亭,后用諧音名打尖。…[詳細] |
羊架村 | ~218 | 村莊 | 因河水像明亮的鏡子而得名。解放前為羊峽鄉羊峽村;解放后至1960年為打易區行硐鄉羊架村;1961年至1983年為行硐公社羊架大隊;1984年為打尖鄉羊…[詳細] |
邊界村 | ~219 | 村莊 | 意為較平坦的地方。解放初至1960年為打易區行洞鄉拉旦、村邊界村;1961年至1983年為打易區打尖公社拉旦大隊邊界大隊;1984年至1991年為打尖…[詳細] |
坡毛村 | ~221 | 村莊 | “坡毛”布依語意為“此地不生長樹木,只生草草。…[詳細] |
灑琴村 | ~225 | 村莊 | “坡毛”布依語意為“此地不生長樹木,只生草草。…[詳細] |
喜獨村 | ~226 | 村莊 | 由布依語“里毒”而名,意為地勢險要的深溝。…[詳細] |
喜毫村 | ~227 | 村莊 | “喜毫”由布依語“里號”而來,意為污水溝。…[詳細] |
地名由來:
明代用石頭在半山腰筑屯堡,四周進寨路用巖石鋪成,故名石屯。
基本介紹:
在望謨縣中部偏西北。面積224平方公里。人口2.47萬,其中布依、瑤等民族占81.7%。轄27村委會。原為石萬鄉。1953年析設岜由、拉袍、石、打狼等鄉。1958年并入樂元公社。1984年析設石屯、林木山、包樹、打巖、打尖鄉。1992年合并置石屯鎮。產甘蔗、油桐籽。有小學19所。鎮人民政府駐地石,在復興鎮西北22公里,石山東南部山脊上。人口640,均為布依族。海拔 1 150 米。清代在山腰筑,故名石,后演變為石屯。有公路接安望公路。
歷史沿革: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屬貞豐州下江第四甲石屯亭。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望謨建縣,石屯聯保屬第五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月,改為石屯鄉。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2月,石屯、董萬2鄉合并為石萬鄉,屬望謨縣播東區。
1953年,劃歸樂元區。
1959年1月,樂元區和城關區合并建樂元公社(駐豈賴村),兩月后撤銷,分別組建樂元公社和城關公社。
石屯鄉改為石屯管理區。
1961年,撤銷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