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巖村 | 隸屬:茍江鎮 |
區劃代碼:520304103201 | 代碼前6位:52030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31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該村境內有一座大山的西面有塊較大的白色懸崖絕壁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白巖村被命名為貴州省第六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0年9月,白巖村被命名為遵義市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2003年12月,原芶江鎮白巖村、原芶江鎮雙合村合并組建為芶江鎮白巖村。多山地,少壩子,盛產小麥、油菜、玉米、烤煙等作物。境內有雙合小學、白巖教學點、-耐火材料廠、芶江鎮敬老院、白巖采石場、大坪養羊協會、凱樂林場、陽光幼兒園。2007年12月,白巖村面積10.7平方公里,轄22個村民組,人口2555人,村委駐地:楊家關山三叉路口。
--人口總數:2555人 農業人口:2555人 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10.7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9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22 生產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28日,隸遵義縣第五區茍江鄉。
1956年,隸遵義縣南白區茍江鄉。
1961年11月,隸遵義縣南白區茍江公社。
1980年,隸南白區茍江公社。
1984年6月,隸南白區茍江鄉。
1992年10月,隸茍江鎮鉤江(同心、白馬)辦事處。
2003年12月,由原白巖村、雙合村合并組建為茍江鎮白巖村。
周邊相關:
白巖村附近有云門囤景區、茍壩會議舊址、水上大天門旅游景區、太陽坪景區、播州鄉韻莊園、烏江渡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遵義朝天椒、芶江脆紅李、核桃箐核桃、白果貢米、鴨溪窖酒、播州烏江魚等特產,有黔北花燈音樂、仡佬族踩堂舞、仡佬族吃新祭祖習俗、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