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壩峨村 | 隸屬:紫薇鎮 |
區劃代碼:520625111203 | 代碼前6位:520625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5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其坐落在形似一只飛蛾的山間平壩上,故名壩峨村。
基本介紹:
壩峨村距永義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轄區內有3個村民組,113戶,469人,耕地面積294畝,其中田137畝,土157畝,森林覆蓋率達53%,境內最高海拔1163米,平均氣溫25℃,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村經濟以種植為主,養殖業為輔。有村級衛生1間,煙區有小水窖4口,未解決人畜飲水36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全鄉唯一村組聯戶路硬化100%,參合率100%,電話普及率60%,廣播電話覆蓋全村,80%房屋是磚混結構,現實了兩個組的亮化工程,有村級活動室。人均占有糧食369公斤,人均純收入4630元。
壩峨村作為永義鄉第一村級“五個好”黨支部,群眾基礎好,村寨和諧,2008年被評為文明村寨
歷史沿革:
1984年機構改革后,更名為壩峨村。
1984年1月11日,中共印江縣委批準《印江縣農林綜合改革方案》,“對原人民公社政社合一體制改為鄉(鎮)政權。
全縣原來的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
1984年3月16日,成立壩峨村村民委員會。
1992年由原永義鄉、張家壩鄉合建永義鄉。
2015年撤永義鄉建紫薇鎮,隨隸。
周邊相關:
壩峨村附近有印江團龍旅游景區、大圣墩景區、木黃會師紀念館、印江博物館、團龍貢茶文化村、木黃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等旅游景點,有梵凈山翠峰茶、印江綠殼雞蛋、梵凈山茶、梵凈山貢茶、印江社飯、紅軍鞋等特產,有印江鴨、印江印染工藝、土家族過年節、下洞祭風神、仡佬毛龍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