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雙水街道行政區劃,水城區雙水街道地名資料">
地名:雙水街道 | 隸屬:水城區 |
區劃代碼:520221002 | 代碼前6位:52022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貴B |
長途區號:0858 | 郵政編碼:553000 |
轄區面積:約98.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社區、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小山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小山社區位于水城縣商貿區,離濫壩鎮政府駐地600米,東至明洞收費站,南至水黃路收費站,北至貴昆鐵路線,面積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畝,轄區內8個…[詳細] |
朝陽社區 | ~002 | 主城區 | 朝陽社區位于雙水水黃路沿線上,距離濫壩鎮政府800米左右,占地面積約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畝左右,總產值一萬多元,社區辦公室設在水城縣老體協辦公樓…[詳細] |
黃家橋社區 | ~003 | 主城區 | 黃家橋社區轄區六個組,東至雙水廣場,縣消防大隊,南至貴昆線,西至雙水火車站,北至雙水社區,總人口5287人,其中農業人口654人,非農業人口4633人…[詳細] |
廣場社區 | ~004 | 主城區 | 雙水廣場社區位于水城縣中心城區,行政區域面積1.16平方公里,所轄五個居民組,人口總數2940人,社區多數以工商零售業、餐飲業、運輸業為主,部分農戶種…[詳細] |
雙水社區 | ~005 | 主城區 | 雙水社區位于水城縣西部,東臨廣場社區,西抵鐘山區荷辦,南至紅橋新區,北到鐘山區月照鄉,面積為4平方公里,轄區內有8個居民小組,465戶人家,1687人…[詳細] |
建業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寓意建立美好家園,故而得名。建業社區居民委員會成立于2017年。…[詳細] |
明硐社區 | ~007 | 主城區 | 以老滬昆鐵路明硐隧道命名為明硐。解放初稱為二區孝義鄉六村。1958年成立法都、明硐大隊,分別屬尖山公社、雙水公社。1984年法都、明硐大隊改為法都、明…[詳細] |
金竹社區 | ~008 | 主城區 | 金竹林社區居民委員會根據六盤水市水城區人民政府《六盤水市水城區人民政府關于將雙水街道雙水社區劃為雙水社區和金竹社區的批復》而得名。…[詳細] |
沙龍社區 | ~012 | 主城區 | 因駐地沙龍組,故而得名。以前叫織金社區,后改為沙龍社區。沙龍社區居民委員會成立于2017年。…[詳細] |
地名由來:
轄區范圍內原為品井叫雙水井,以此命名為雙水,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新設置的雙水街道轄原濫壩鎮廣場社區、雙水社區、黃家橋社區、小山社區、朝陽社區和法都村(丫口組、龍井組、大橋組、黃家寨組、木房組)、以朵村、嚴家寨村、白泥村、紅山村、付家營村地域,街道辦事處駐小山社區;
歷史沿革:
1953年成立濫壩鎮。
2003年5月20日,民政部批準(民函[2003]99號)同意水城縣政府駐地由六盤水市鐘山區黃土坡街道辦事處遷至水城縣濫壩鎮。
2015年6月4日,省政府(黔府函[2015]129號)批復同意水城縣撤銷濫壩鎮,設置尖山街道、雙水街道:尖山街道轄原濫壩鎮尖山村、白膩村、滴水巖村和法都村(一組、二組、三組、四組)地域,街道辦事處駐尖山村;雙水街道轄原濫壩鎮廣場社區、雙水社區、黃家橋
區劃: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雙水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