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箐口村 | 隸屬:海子鎮 |
區劃代碼:522328200207 | 代碼前6位:522328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E |
長途區號:0859 | 郵政編碼:552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為很久以前這里有一片箐林,寨子正好處于箐林出口。以此為背景取名箐口村。
基本介紹:
箐口村位于海子鄉南面,距鄉政府駐地8公里,國土面積約16.2平方公里,東與卡作村接壤,南與灑雨鎮毗鄰,西與馬赤黑村接壤,北與安嶺村接壤。交通較為便利,一條鄉道南北向貫穿整個村。
村委會位于箐口組;箐口村有箐口組、格屯組、廟灣組、白石組、油菜坡組、田灣組、王家溝組、上納貢組、下納貢組、竹林寨組、下河壩組、上河壩組、下柏坎組、上柏坎組共14個村民小組,主要居住有回族、布依族、漢族和苗族;全村共744戶,共3247人。
箐口村主導產業為種植業,有耕地1800畝,其中旱地種植面積1300畝,水田500畝。其中烤煙種植面積400畝,玉米種植面積700畝,苡仁米和芭蕉芋種植面積200余畝,水稻
歷史沿革:
1949年12月解放后屬于安龍縣灑雨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屬于灑雨區戛拉公社格紅大隊,1992年轍并建后屬于海子鄉,2007年村級整合,箐口村與田灣組合并為箐口村,2007年合并后該村寨隸屬于海子鄉,2015年撤鄉建鎮后屬海子鎮。
周邊相關:
箐口村附近有草紙街71號、篤山溶洞群、“香車河”民族村寨、龍頭大山、錢相草場、安龍招堤等旅游景點,有安龍金銀花、安龍黃牛、安龍白及、安龍石斛、安龍剪粉、糕粑等特產,有安龍縣皮紙制作技藝、“故央” ——傳統手工水磨制香技藝、布依族武術、“故央”(布依族傳統手工水磨制香技藝)、安龍縣梓潼戲、苗族板凳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