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龍縣 | 隸屬:黔西南州 |
區劃代碼:522328 | 代碼前6位:522328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貴E |
長途區號:0859 | 郵政編碼:552400 |
轄區面積:約223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3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7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新安鎮 | |
下轄地區:5個街道、6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招堤街道 | 3.59萬人 | 123.74km2 | 安龍縣招堤街道辦事處是安龍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行政區劃調整后,招堤街道轄原招堤街道(除箐山村外)、原興隆鎮和原平樂鄉及原棲鳳街道西一居委會、西河…[詳細] |
棲鳳街道 | 5.53萬人 | 92.5km2 | 棲鳳街道辦事處于2012年6月29日成立,位于貴州省西南部,處于我省城鎮體系規劃中興義經濟開發區的軸心和州委、州政府確定的“興(義)興(仁)貞(豐)…[詳細] |
錢相街道 | 1.58萬人 | 161.47km2 | 安龍縣人民政府錢相街道辦事處位于安龍縣城東北鄰,辦事處駐地距縣城中心區9公里,東面跟篤山鎮接壤,北面和普坪鎮相連,南面與西楓辦事處毗鄰。210省道線安…[詳細] |
五福街道 | 2.31萬人 | 136.16km2 | 因福代表福氣、幸福、福運、祈福、祝福,有祥瑞美好,吉祥的寓意,故名五福街道![詳細] |
春潭街道 | 4.46萬人 | 191.5km2 | 春潭街道轄原招堤街道的雙龍社區、西河社區、板磨社區、山岔社區、安比社區、青龍社區、陽方社區、當朝社區、下扎村、盤江村、阿興村、大坪村、紅星村、久長村、…[詳細] |
萬峰湖鎮 | 8948人 | 176km2 | 安龍縣萬峰湖鎮因修建國家“西電東送”水利樞紐工程——天生橋一、二級水電站而得名,是滇、黔、桂三省區六縣市結合部,匯聚電力、航運、漁業、風光、旅游于一…[詳細] |
灑雨鎮 | 1.78萬人 | 126.83km2 | 灑雨鎮地處東經105°10′46″、北緯25°15′49″至25°9′11″之間。位于安龍縣西北部,距縣城33公里。全鎮國土面積126.83平方公里,…[詳細] |
普坪鎮 | 2.94萬人 | 125.16km2 | 普坪鎮位于安龍縣城北面,省道313線(安龍縣至興仁縣)穿境而過,距縣城19公里,東鄰篤山鄉、南靠新安鎮、西接灑雨鎮、北抵戈塘鎮,距州府所在地興義90余…[詳細] |
龍山鎮 | 1.6萬人 | 龍山鎮位于安龍縣北面。距縣政府駐地44公里,地處安龍、興仁、貞豐三縣結合部,全鎮轄33個村162個村民組8465戶,總人口29681人,為少數民族聚居…[詳細] | |
海子鎮 | 1.65萬人 | 131km2 | 海子鎮位于安龍縣城西北面,距縣城約60余公里,地處興義市、興仁縣、安龍縣三縣市結合部,南與興義市魯屯鎮、萬屯鎮接壤,北與興仁縣的雨樟鎮毗鄰,距省道32…[詳細] |
篤山鎮 | 1.25萬人 | 113.68km2 | 篤山鎮位于安龍縣城東北面,東與貞豐縣挽瀾鎮、冊亨縣坡妹鎮接壤,南與錢相街道辦毗鄰,西接普坪鎮,北抵龍山鎮。210省道(安貞公路)橫貫全境,鎮政府所在…[詳細] |
地名由來:
原為安隆洞,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安南所入安籠府,六年改結烏通判為南籠通判,治故安南所,十年南籠廳移治安籠所。二十六年裁安籠所入南籠廳,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升南籠廳為府,縣地為府轄地,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改南籠府為興義府,1913年廢府置南籠縣,1922年改為安龍縣,1965年改名安龍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2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復稱安龍縣。
基本介紹:
安龍縣位于貴州省西南部,隸屬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滇、桂、黔三省結合部,地跨東經104°59ˊ-105°41
龍山者?λ固仫L光ˊ,北緯24°55ˊ-25°33ˊ之間,總面積2237平方公里。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6攝氏度,年降雨量1256毫米,素有“小昆明”之稱,現有人口41萬。
安龍是個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山川秀麗,物產豐富的民族縣。1949年12月23日,國民黨安龍縣政府宣布起義,接受和平解放。1966年2月7日,安龍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成立1988年,安龍縣行政區劃為:7個區、2個區級鎮、36個鄉、1個鄉級鎮、4個鄉級街道辦事處、276個行政村、4個村級街道居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安龍縣入選。
2022年8月,安龍縣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安龍縣人口數量為37.58萬人,位列黔西南州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貴州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43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437位。
2021年4月,安龍縣被評為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
2021年3月,安龍縣上榜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推評名單。
2021年1月,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排名發布,安龍縣位列第89名。
2020年6月,安龍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長征片區(紅一方面軍))。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今安龍縣境屬古夜郎國。
西漢時改隸于牂牁郡,宋代中期于今縣城東北置安隆洞。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設置安隆守御千戶所。
清順治九年(1652),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由廣西入駐安隆所,改安隆所為安龍府。
明永歷十二年(1658),清軍克取安龍府城,改安龍府為安籠所。
明永歷二十年(1666),裁安南所并入安籠所名南籠所。
明永歷二十一年(1667),升南籠所為南籠廳。
雍正五年(1727),升
區劃: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