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劉屋村 | 隸屬:石碣鎮 |
區劃代碼:441900101203 | 代碼前6位:4419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S |
聯系電話:0769-86308833 | 郵政編碼:523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辦公地址:同德路418號 |
基本介紹:
劉屋村地處東江河畔風景秀麗、人杰地靈,東至莞深高速、五環路石碣段,西至北王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面積4.98平方公里,下轄10個村民小組,戶籍居民4377人,流入我村務工經商的流動人口有7970多人。
全村現有工業企業200家,其中外資企業7家,個體私營企業190多家,2008年村、組兩級集體總資產25857萬元,可支配財政收入全市596個村集體經濟排89位,全鎮排第6位。
劉屋村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加強了環境衛生、教育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2005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先后引進了大型民辦學校——碣識學校、華粵職業技術學校,2006年9月初還實行了聯合
劉屋村聯系電話:0769-86308833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劉屋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劉屋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劉屋村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榴花戰斗遺址位于東莞市石碣鎮劉屋村桑園下,是一塊約200畝左右的田疇。1938年10月,日軍發動入侵華南的戰爭。12日在廣東省惠陽縣的大亞灣登陸。10月15日,中共東莞中心縣委組建了東莞抗日
歷史沿革:
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立村;1949年解放各自然村成立農會,屬沙腰鄉;1952年8月11日成立劉屋鄉;1953年屬第一區轄,各村成立相助組;1955年組織低級社,劉屋鄉名稱不變;1958年9月10日成立人民公社,改為劉屋生產管理區(又稱高級社);1961年改為劉屋生產大隊;1984年5月改為劉屋鄉人民政府;1987年改為劉屋管理區;1999年改為劉屋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劉屋村附近有榴花戰斗遺址、海戰博物館、東莞可園、華陽湖濕地公園、鴉片戰爭博物館、東莞植物園等旅游景點,有莞香、麻涌香蕉、東莞荔枝、莞草、東莞千角燈、石龍麥芽糖等特產,有東莞木魚歌、東莞咸水歌、廟會(茶園游會)、東莞龍舟制作技藝、東莞賽龍舟、東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東莞市·石碣鎮·劉屋村 |